第173章 終於好終點了(第4/6頁)

雖然比不了現代社會那般多姿多彩,可是也別有一番風味。

******

遠在千裏之外的地方,土木工程部門遇到了一個難題。

那就是火車專用的鐵軌,該如何過河?

如果是一般的小河,那倒是沒什麽,可以修建一座橋。

可是關鍵是這不是小河,而是長百米的大河。

其實也不是不能在水下安裝橋墩,支撐起整條大橋。

可是這一條河是有船經過的,裝了橋墩之後可能會攔住大船。

既要讓火車通過,又要讓大船通過,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一時間土,木工程部門的人沒有想出法子來,只能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言不發。

不僅僅是如此,人類,三輪車、自行車什麽的必須也能在上面行走,並且通過它過河。

說白了,這一條橋注定連接了兩岸,讓交通更為方便。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土木工程部門的人終究還是找到了法子。

只是不是什麽好法子,說到底就是一個笨辦法而已。

比如兩岸的橋墩加高,使其和平面形成一個夾角,也就是人們印象中的上坡。

兩岸的橋墩加高了,水中間的橋墩也要加高。

總之水上的橋墩和兩岸的橋墩要平齊,留出一個寬廣的可以讓大船通過的空間。

如果說平常的橋的連接兩岸的橋面和兩岸的路面平齊,那麽現在經過重新設計的橋的連接兩岸的橋面,那就是比兩岸要高上許多。

如果想要從兩岸進入連接兩岸的橋面,那還要經過一個上坡才行。

既然已經設計好了,那麽也就到了該制作的時候。

首先人們從山中切割出合格的大型石塊,然後千辛萬苦的運送到附近來。

如果是以前的話,或許比較麻煩。

即使是切割石頭,也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可是現在不同了,人們擁有各種各樣的工具。

比如說切割石頭這一件事,只需要拿著切割機保持穩定就是了。

而不是和以前一樣,拿著相應的工具一點一點的鑿石頭。

再比如說是運輸。

比人還要高大的石頭該如何運輸呢?

那都是用牛車慢慢的拉的,好久才能到達目的地。

可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有速度快、大容量的貨車。

只要底下的路好走,又有充足的電池供應。

那麽過不了多久的時間,切割好的石頭就會到達它該到達的地方。

話又說回來,那麽寬那麽大的河,自然免不了有人以打魚為生。

不僅僅如此,還有人當船夫,運送過往的旅客。

大華這麽大的動靜,第一時間就被他們給發現了。

畢竟一塊又一塊巨大的石頭擺在那裏,他們又不是瞎子,什麽都看不見。

普通老百姓傳的消息,說快也快,說慢也慢。

沒過多久的時間,附近的村子、城鎮都知道了。

與此同時,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卻絲毫不知。

老百姓們看那麽一大群人在那裏忙忙碌碌的,很快就明白了些什麽。

原來搞了半天是要修橋啊,了解了解。

有些人為了搞慈善,最喜歡修橋鋪路。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情況,他們見的多了。

於是第二天,無數青壯圍了上去,大搞破壞。

面對圍過來的刁民們,土木工程部門的人早有預料。

因為這一座橋一旦修建起來,那就要毀了一部分人的生計。

比如那些劃船的……

一旦有了橋之後,誰還會傻乎乎的花錢坐船?

雖然本職工作是種田,可是大華子民們真不是吃素的。

只見這些人毫不猶豫的圍了上去,對著那些圍過來的人一頓暴打。

學過武功的人和沒有學過武功的人有著明顯的差距。

只是力氣這一點,絕對是學過武功的人要大一些。

於是來找麻煩的人被打得鼻青臉腫,哇哇大哭。

咳咳,沒有那麽誇張啦!

只是這話說的也有些**不離十。

這群找麻煩的人真的哭了,以至於場面一度失控。

土木工程部門的人十分冷酷無情的沒有理會這些人的傷心和難過,直接把人扣下來當苦力。

什麽時候橋修完了,什麽時候就把這群人放回去。

這些人的家人們察覺到不妙,跑到這邊來又哭又鬧。

土木工程部門的人同樣沒有任何憐憫之心的把人扣了起來。

不管是老人也好,小孩也罷,又或者手無縛雞之力的婦人,都是有那麽一點作用的。

即使不能幹重活,打下手總是可以的吧!

河兩岸的人找了一段麻煩之後,就再也沒有找麻煩了。

因為找麻煩的人都扣下來了,一個也沒有放過。

還有的人即使想要找麻煩,恐怕也沒有那個膽子了。

陳木頭就是找麻煩中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