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番外(十三)(第3/4頁)

時光流轉間,幾個朝廷大臣越發年輕了。

如果有誰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他們的外表比真實年齡要小上十歲左右。

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人羨慕嫉妒恨的眼睛都紅了。

因為不僅僅是別人,他們也要返老還童。

與此同時,這也證明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服用的葡萄籽越多,看起來就比以往越年輕。

是不是有人時常疑惑,明明自己也服用了葡萄籽,為什麽感覺自己還和以前差不多?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服用的葡萄籽太少了。

面對這樣的狀況,一些人是無法容忍的。

所以他們想盡了辦法,想要獲取更多的葡萄籽。

可是想要獲得葡萄籽,僅僅只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成為大秦帝國官僚體系中的一員,那麽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得到葡萄籽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賺錢,只要自己賺的錢夠多,那麽就有機會購買到葡萄籽。

第三種方法是種植,在自己的土地或者野外種植。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人們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由此引發了無數事端,忙壞了不少官員。

與此同時,也引起了某些人的恐慌。

這些都是什麽人呢?

大多都是年輕群體。

新舊交替,乃是歷史必然。

可是如果占著位置的人明明已經老了,卻仍然年輕呢?

那麽那個位置歸老人,還是年輕人?

年輕人表示,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當然是給經驗更豐富,體力卻不比年輕人差的老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在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情況下,他們又該如何前進?

年輕人的事也是事,還鬧到了秦始皇嬴政的面前。

看起來只有二十歲的他招來了自己的兒子們,虎視眈眈的看了過去。

這些孩子們,有些看起來比他還要老。

如果不看真實的年紀的話,還以為他是排在他們中間的兄弟。

感受到來自於父皇的目光,一部分公子瑟瑟發抖。

他們也聽說了最近發生的事情,不知道多麽害怕自己被父皇懷疑。

於是毫不猶豫的跪了下來,哭哭啼啼的表忠心。

事實上,他們是真的沒有這個想法。

即使是有想法,估計也沒有那個能力。

作為公子,他們如何鬥得了統一天下的父皇。

最重要的是他們也不敢肯定自己在奪嫡的過程中,是否能夠獲得勝利。

如果無法成功,無法奪得勝利。

呵呵,父親做皇帝和兄弟做皇帝,那可是不同的待遇。

話又說回來,大秦帝國所有的公子當中,唯一有希望成為皇帝的只有兩個人。

第一是長公子扶蘇,第二是十八公子胡亥。

前一個名正言順,後一個極為受寵。

至於中間的那一群公子,無論在哪裏都沒有存在感。

長公子扶蘇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人,打心裏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

至於小公子胡亥,那就有一點野心了。

可是這一點野心在秦始皇面前算什麽?無疑是螢火與皓月爭輝。

不知道是誰說過一句話,只要秦始皇嬴政還活著,天下就不會有任何動蕩。

這句話用在這裏十分貼切。

秦始皇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如同猛虎撲食一樣注視著這些小可憐許久之後,揮揮手讓人走了。

所有的公子如蒙大赦,跌跌撞撞地離開了此地。

唯一好一點的扶蘇公子也好不到哪裏去,也是嚇得一頭冷汗。

誰能夠想到呢?居然會發生那樣的事。

有兒子不滿父親購買葡萄籽延長壽命,覺得自己一輩子都掌不了事了。

於是心懷憤恨之下,在葡萄籽熬成的湯藥中投了毒。

由於事關葡萄籽,引起了官府的重點關注。

畢竟官府中的那位大老爺也時常服用葡萄籽,害怕裏面有什麽問題。

結果經過一些人的仔細調查之後,發現這一次的案件根本和葡萄籽沒有什麽關系。

真實的原因是有人在裏面投了毒,所以才會有人被毒死。

等到真相出來之後,天下大驚。

不知道多少人開始防備自己的後繼者,如同看到了想要取自己而代之的敵人。

理智一點的覺得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還和以前一樣與後輩相處。

荒唐一點的把自己以往最為滿意的繼承人趕了出去,另立爐灶。

對於這一點,即使是秦始皇嬴政也不能免俗,好好的把那些成年的兒子們警告了一番。

他能活著,好好的活著。

不僅僅如此,還能夠永永遠遠的活下去。

只要他活著一天,皇帝的位置就屬於他。

即使是他的兒子們,也不能奪走。

誰若是敢碰一下,就不要怪他這個做父皇的手下不留情。

經過了這件事情之後,胡亥這個有野心的並且有資格的都消停下來了,更何況是那些沒有能耐又沒有資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