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番外(八)(第3/4頁)

甜甜的味道彌漫在舌尖,讓他控制不住的露出了幸福的表情。

中年男人在看到這一幕後,笑著說:“兒,等咱們爺倆賣了這蜂巢,爹就去給你買葡萄幹吃。”

一聽到葡萄幹三個字,少年的眼睛都亮了。

“謝謝爹,爹最好了。”

出了大山,又走了一段距離,父子兩人來到了官府。

這個時候已經有人在等著了,個個手裏都抱著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蜂巢。

父子兩人並沒有覺得意外,因為這段時間是最適合采蜜的日子。

所以不知道多少人闖進了深山之中,只為了尋找那稀少的可憐的蜂巢。

有的成功了,有的卻失敗了。

不過只要割到一壇子的蜜,他們就能大賺特賺,過個好年。

由於人數不多的緣故,很快就輪到了父子兩人。

他們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陶罐,一臉謙卑的擺放在了眾人的面前。

負責收密的官員們經過檢查之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很快就有人拿了一堆秦半兩出來,塞給了他們。

父子兩人接過秦半兩,笑容滿面的連連道謝。

負責收密的官員聽了一會兒後就有些不耐煩了,揮了揮手。

那副嫌棄的模樣,毫不掩飾。

於是父子兩人不再多留,一前一後的離開了。

不久後,少年就得到了一包半透明的葡萄幹。

咬一口,甜滋滋的,仿佛甜到了心裏。

另一處,一個大商人看著被取出來的蜂巢,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他就讓人把這些蜂巢割了出來,放進了大小一致的陶罐之中。

無論是從野外采割的,又或者是養蜂人精心飼養的,所有被收購的蜂巢統一送往鹹陽城。

少府的人會把這些蜂巢放進特制的機器裏,搖出裏面的蜂蜜。

接下來就簡單了,不過是過濾而已。

至於過濾好的金黃色的粘稠狀液體,則被倒進高大的陶罐中,等到需要的時候才會被拿出來。

雲清流並不知道自己日常食用的蜂蜜的來源,潛意識裏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這個時候的她還以為蜂蜜獲取極為容易,隨隨便便用蜂箱養一養就來了。

比如說現代,各種各樣的蜂蜜到處都是,層出不窮。

卻不知在這個時代,雖然已經有了養蜂的技術,可是技術非常落後。

不僅僅如此,還有很多人敝帚自珍。

以至於養蜂的技術並沒有流傳出去,而是成為了單家單戶的傳承。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緣由,養蜂的人家少得可憐。

雖然個個都是大商家,養出來的蜜並不少,可是卻無法供應整個大秦上下所有人員。

特別是近幾年,蜂蜜更是供不應求。

由於面對的客戶是王公貴族們,這些大商家都不敢仗著物以稀為貴提價。

害怕蜂蜜的價格如果比以前高了,會得罪不知道多少人。

特別是鹹陽宮裏的那位,更是得罪不起。

沒有辦法,這幾個養蜜的大商家只能提高產量。

幾年過去,雖然有了一些成效,可是仍然無法滿足所有人。

因此蜂蜜的價格仍然高居不下,唯有富裕人家才有足夠的消費能力。

話又說回來,在西域商人釀造葡萄酒或者處理葡萄幹的時候,關中種植的葡萄藤也開始掛果。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年份太短的緣故,果子少的可憐。

畢竟那麽多的葡萄藤,最多的也只有七串而已。

最少的一串也沒有,看起來可憐兮兮的。

不過在關中大量種植的王公貴族們一點也不在意,喜滋滋的讓人把葡萄采摘了下來。

有些完好無損,晶瑩剔透的宛如一顆顆明珠。

有些卻被鳥啃食過了,露出了淡綠色的果肉。

有些……

和西域人不同,大秦的達官貴人可不會釀造葡萄酒,也沒有釀造葡萄酒的概念。

於是他們舍棄了其他的東西,只留下了包裹在葡萄肉中的葡萄籽。

先是清洗幹凈,然後在太陽下去除水分,最後於陰涼處儲存。

用的時候就拿一點出來,舂成粉末之後,熬成藥湯。

又或者學習太華夫人和秦始皇,混合著蜂蜜熬成藥膏。

達官貴人們要了葡萄籽,那些葡萄肉又去哪裏了呢?

有的直接扔掉了,有的拿去喂牲畜。還有的倒在了田裏,用於肥田。

達官貴人們自己吃自己的,那些在屋前屋後種植了葡萄藤的老百姓們卻不是如此。

由於數量過少的緣故,老百姓們在遇到成熟的葡萄後就摘了下來,和家人們分食。

味道嘛!酸酸甜甜的。

就是可能因為光照不足的緣故,酸味大於甜味。

不過即使是這樣,普通的老百姓們也很滿足了,吃得歡快極了。

在吃之前,他們也沒忘了按照官府傳授的方法,小心翼翼的把裏面的紙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