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番外外(七)(第2/6頁)

按照秦始皇嬴政的想法,他是一個也不願意給的。

不過他到底還是給了,以發俸祿的形式。

因為一個人獨吞的話,很有可能引起眾大臣的不滿,造成國家的混亂。

最重要的是他有足夠的葡萄籽,不怕分。

事實上,上門討要的人之所以不怕被秦始皇嬴政找麻煩,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自己吃肉,跟著一起努力的人也要喝湯不是。

不然沒有足夠的利益,誰會跟著一起幹?

所謂的以發俸祿的形式,實際上是因為葡萄籽代替了一部分的俸銀。

打個比方,如果以前是十金,現在就是三金和一小袋葡萄籽。

對於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很很滿意,有些人卻不滿意。

滿意是因為自己也有了葡萄籽,可以在搗碎後煮成藥汁喝。

雖然味道不怎麽樣,可是對身體極有好處。

不滿意是因為葡萄籽有什麽用?

自己正是年輕健壯的時候,可不需要這種東西。

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私底下有人偷偷的販賣葡萄籽。

價格不高也不低,正是消失的俸銀。

葡萄籽剛剛擺上市場,立刻就被人給買走了。

畢竟這玩意對於那些年紀不小的大臣們來說,無異於救命良方。

精神不濟的他們比不上小年輕,需要葡萄籽熬制出來的藥湯恢復年輕。

除了大臣們之外,還有一個群體購買力極為龐大。

什麽群體呢?——女人。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婚姻,她們都希望自己美美噠,一輩子也不會老去。

於是在剛開始的時候,葡萄籽和俸銀等同。然而沒過多久的時間,價格如同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葡萄籽在某一個市場上非常緊俏,可謂是供不應求。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人都感覺到了禁錮。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麽一點點葡萄籽,根本就不夠。

於是他們開始搜尋葡萄藤,自我種植葡萄。

如果不是有源源不斷的葡萄藤從西域那邊運過來,或許連葡萄藤都供不應求。

至於這些葡萄藤會不會水土不服,現在已經顧不上那麽多了,等以後再說也不遲。

在這樣的過程中,普通的老百姓們漸漸的知道了貴族老爺們的做法,也試探著開始種植葡萄藤。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們並沒有在正規的田地裏種植,避免占據了糧食的生產區域,只是在門前門後種上幾棵罷了。

不管怎麽樣,葡萄的推廣種植非常順利,甚至順利的過了頭。

只是在一些人的眼中,太華夫人的名聲有點問題……毀譽參半。

毀是因為葡萄籽。

普通的老百姓們哪裏知道葡萄籽有什麽用處,他們只知道這個不能吃也不能喝。

對於這種對百姓們沒有任何用處,卻偏偏要種植的東西,他們沒有好感到哪裏去?

至於譽,便是石磨和豆漿了。

凡是吃過的人都不得不感慨,味道好得很。

最重要的是可以加各種各樣的調料,每一種都各有風味。

不知在什麽時候,大秦士兵們已經打下了整個西域。

大秦這方面的要求只有兩個,那就是提供所有的葡萄籽,以及可以用來移栽的三年生葡萄藤。

當然,葡萄藤生長後結出來的果實必須是有籽的,那些生長出皮薄肉厚無籽的果實的葡萄藤就不要拿出來了。

西域的人聽到這樣的話後,面面相覷。

葡萄那麽好吃,為什麽不要葡萄,偏偏要葡萄籽。

不管怎麽樣,西域的人都開始行動起來,大量的培育可以移栽的葡萄藤。

畢竟這些可惡的惡魔說過了,對大秦給予的貢獻越多,能夠得到的獎勵就越多。

那些惡魔們還說了,他們大秦永遠也不會虧待功臣。

打下西域有什麽好處呢?

大概是大秦和西域之間的聯系更加……

不對,現在西域已經成為了大秦的一份子。

所以是西域和鹹陽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了。

不知道多少人千裏迢迢的趕往鹹陽,想要一睹大秦的風采。

在這個過程中,屬於西域的東西也出現在了鹹陽人的面前。

從那麽遠的地方走來,身邊肯定是帶了一些貨物的。

西域人把自己的東西推到了市場裏,大聲的叫賣。

出乎意料之外的,賣的最好的是葡萄幹。

這種玩意兒價格便宜,誰都能夠買上一點。

不僅僅如此,它還是以最富盛名的葡萄有關的衍生產品。

最最重要的是它是甜的,讓普通的老百姓們也能夠品嘗到甜的滋味。

看到一車又一車的葡萄幹被賣出去,西域的人都驚呆了。

沒想到這裏的人對葡萄幹這麽友好,他們下次一定用更多的葡萄幹過來。

話又說回來,為什麽那些士兵們只要葡萄籽和葡萄藤,不要葡萄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