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誰才是最強的(第3/3頁)

所以很多虛擬人就代入了《黑客帝國》,直接把這段話理解成了電影中的場景。

虛擬人中一小部分會選擇自殺,另一大部分則會假裝沒有事的繼續生活下去,測試玩家再找上門去,他們會很驚恐,然後拒絕再聽他們說“世界的真相”。

零星的極少一小部分虛擬人則是希望可以通過這個機會,獲得更大的利益。

其中有政客,有科學家,有商人,也有普通人。

【張懷真】就屬於這一部分。

她並不相信測試玩家們是神或外星人,或其他特別的奇幻生物。她一直是半信半疑。

也就是說,不管測試玩家在她面前表現出多不可思議的能力,她永遠只相信一小部分。

不超過30%。

但這30%的比例已經能讓她冒險了。

——告訴我未來三十年會有什麽大的歷史事件發生嗎?

——天災、政治動向、體育盛事之類的。

——不然的話……你能讓我永生嗎?

孔明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科學家。在測試玩家說出“這是一個遊戲,你們其實只是一段屬於的數據”後,科學家要求玩家解答幾道數學和物理界的難題。比如哥赫巴德猜想,比如反物質。

測試玩家沒有給科學家反物質,但告訴了他哥赫巴德猜想的答案。

科學家轉頭就把這個答案寫成論文發表了。

測試玩家目瞪口呆。

另一個是個政治家。他也得到了“世界只是一個遊戲,這一切都是歷史,早就發生過了”。

政治家要求測試玩家說出未來兩黨的首腦是誰,特別是他們這一黨的。

測試玩家說了以後,政治家竟然陷害了這個本黨未來的首腦,並根據玩家說的“歷史”,自己登上了總統的寶座,並統治本黨直到他因病去世。

“所以,其實玩家跟虛擬人物相比未必就占有絕對的優勢。”孔明說。

早在遊戲測試之初他們就發現了,電腦的邏輯運算能力本來就遠勝於人類,如果玩家本身能力不足,那他們在遊戲中對上厲害的虛擬角色只會吃虧。

甚至他還覺得就算是歷史中的本人,都可能未必有他制作出的虛擬人厲害。因為虛擬人是不會出錯的,它不會心軟,不會誤判,只會根據邏輯得出最優秀的解答。

楚楚突然覺得……她小看了自己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