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合邏輯的人物(第3/3頁)

孔明:“我已經醒了。今天下午的例會照常進行。”

秘書:“好的。我這就通知下去。”

電話掛斷。孔明繼續看著面前巨大屏內的“楚楚”。立方體式的投影屏可以讓人物呈顯三維式的展現,仿佛人物就在你身邊。

她正在旁若無人的玩手機,根本不聽課。

他一直看著她,直到剛才她上課,他才去睡了兩個小時,在這之前他已經有七十二個小時沒有合眼了。

孔明把答題卡上的三個數字再回憶了一遍。哪怕是再怎麽寬容,楚楚都是一個毫無憂點的人。

她並不是智商低,也不是家教不好。她只是完全不去努力。

為什麽會是她呢……

這個人物到底有什麽特別的呢?

孔明想起那兩次異常。

虛擬人物的人物構建是非常完整的。虛擬人物本身可以說是一段可以自行成長的程序,雖然有一定的進化空間,但這個進化方向是大致可控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看過一本書,他就說不出書中的內容;如果一個人從來不左轉,他就永遠不會在路口左轉。

人還有變化的可能,虛擬人物就完全沒有這種可能了。因為他們的每一項行為都是依據他們以前的經歷、受教育程度、社會關系、家庭成員等做出的最合乎邏輯的推測。哪怕一個虛擬人物在面對一件事可能會有一百種反應,那這些反應也一定都在他的邏輯鏈上,不會毫無依據,憑空出現。

第一次,楚楚在面對蔣晶國時,她的反應是徹頭徹尾的拒絕。

第二次,楚楚在得知那個女孩被欺負時,她的反應不是逃走,而是要去幫助那個女孩。

這都不符合“楚楚”這個虛擬人物的邏輯鏈。

“楚楚”的一生是早就注定的。從她出生到死亡,每一刻的行進路線都是已經確定的。

“楚楚”可能會在那一刻跳樓,也可能不會。因為當時除了她之外,那些看她直播的虛擬人物也有可能會做出反應。但這並不會影響“楚楚”這個人物的結局。

性格決定命運。何況是性格、命運早就注定的虛擬人物。

他找上楚楚,她會要求變美,變有錢,這都在他的預料之內。原本的計劃就是楚楚勾引蔣晶國,然後在任務的指導下繼續去搶張懷真身邊的男人。

這是符合他對“楚楚”的判斷的。這個計劃的成功率本來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至於一直跟“張懷真”做對的楚楚在完成所有任務後會有什麽下場,他並不關心。虛擬世界的一切本來就只是一個遊戲。以“張懷真”這個人物的邏輯鏈來說,“楚楚”會成為她的眼中釘。而以“楚楚”的性格來說,完成所有任務後,哪怕張懷真不報復,她也會自取滅亡的。

但“楚楚”並不是主線人物,也不是次線人物。沒有人會在意這個角色的下場。她也不會動搖虛擬世界的其他人物。

貪慕虛榮的“楚楚”為什麽會拒絕蔣晶國?

毫無責任心,恐懼壓力的“楚楚”為什麽會去救那個女孩?

這不符合人物的邏輯。

孔明戴上耳機和眼鏡,關掉了眼前的投屏。但透過眼鏡,他仍能看到“楚楚”,通過耳機,他也可以繼續與她交談。

孔明換上衣服,刮了胡子,開門出去。外面的辦公室裏已經坐滿了來開會的職員。他們看到孔明出來立刻都起身迎接。

“總工。”張秘書站起來,看到他帶著三維眼鏡就把會議資料遞給他。

孔明翻開資料,坐下來,“大家開始吧。”

他按了下耳機,在腦內說:楚楚,有任務了。

下課鈴響起,楚楚還埋首手機中,聽到這句話頓時不高興了。

楚楚:我還要去吃飯呢!我肚子好餓好餓!

孔明:蘇臻請你去太白樓喝粥,去嗎?

楚楚想起那天晚上的事就生氣。

孔明:不想去?那一會兒他打電話來你別接就行了。

楚楚:他們那一圈的人都很惡心!

孔明:我報復過他們了,你翻一下微博。

楚楚依言翻微博,搜蘇臻,馬上跳出一則車禍消息。超過十輛汽車追尾,最慘的是前三輛車,一輛鉆進了前方大卡車的屁股底下,第三輛騎到了第二輛的頭上。

楚楚一邊翻微博一邊嘖嘖:“好慘啊……”

她突然愣了。

一個名字跳入眼簾。

“……知名作曲家龐巖頂發生車禍,疑毒駕……”

是那天晚上的三個男人之一。

楚楚突然渾身發寒。

“是你幹的?”

孔明:高興嗎?我說我會幫你報仇的。放心吧,以後再有人想傷害你,我會先幫你除掉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