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獨苗(第2/3頁)

而李秀才對他們在上課走神,也不是很在意,只要不調皮搗蛋,竊竊私語,交頭接耳,影響課堂紀律,他都不大管的。

相對於這些坐不住的孩子,阿瑤就比較惹眼了。

從不和那些學生一起調皮搗蛋,乖巧懂事不說,即便是課下,多半時候也都是呆在自己的座位上,溫習功課,很是刻苦。

即便是李秀才對學生不大上心,看到阿瑤如此認真努力的學生,也不免偏愛了一些。

其實,阿瑤之所以會這般,努力上進是一方面,不過更多是因為和那些小屁孩不大合得來。

說是拿著書在溫習功課,但更多時候是在發呆。

……

時間一天天的走過。

轉眼間,已經過去六年的時間。

阿瑤已經十三了。

早在四年前,阿瑤就不在李秀才那裏念書了,實在是因為李秀才已經教不了他什麽了。孟大梁三兄弟自阿瑤開始念書後,到縣城裏做短工,也會留意縣裏比較好的私塾,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秀才開辦的私塾了。

他和李秀才雖然都是秀才,但他和李秀才完全不同,他不缺錢,開辦私塾就是為了名聲,因而他收學生是要看資質的,太過愚鈍的他可是不收。

宋秀才雖然性情是迂腐一些,但也確實有真才實學,教學生也比李秀才盡心盡力太多,他開辦的私塾年歲也久遠一些,至今已經二十年,教導的學生有六個中了秀才,其中一個秀才,還中了舉。

因而,宋秀才開辦的私塾很是受到歡迎。

阿瑤如今就在這裏念書,吃喝住行都在這裏,每個月有兩日的沐休時間。

今日,又到了休息日。

“柳大叔,勞煩您在這裏等我了。”

阿瑤從私塾裏走出來,一眼就看到了停在不遠處小巷子門口的一輛牛車,腳下的步伐快了兩分,等到了牛車邊,對著駕車的一個約三十多歲的男子,拱手執禮,開口說道。

眼前的男子是阿瑤同村的柳大叔,農閑的時候,他每隔幾天的時間,他便會把自家種的菜或是攢下的雞蛋,拿到縣城來賣,補貼一下家用。若是有人要去縣城的話,也願意拉人,每個人是五文錢,不過農家人都節省,村裏有人要去縣城,寧願早起,多花時間走著去,也很少花錢坐車去。

從縣城到大柳村,距離不算近,若是用腳走的話,要將近兩個時辰。

孟奶奶可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孫子自己走回來,太辛苦,每次到阿瑤回家時,便會提前和柳大叔打招呼,讓他回來的時候,來這裏接一下阿瑤。

柳大叔第一次被阿瑤這般行禮的時候,他還有些手忙腳亂的,不過這幾年下來,他也已經習慣了,不過心裏卻還覺得,讀書人就是和一般的小子不同,很是有禮貌,憨憨的一笑,道:“我也沒等多長時間,孟小子,先上車。”

阿瑤先把手裏的包袱放到車上,而後自己也坐上了牛車。

一個時辰後,

阿瑤和柳大叔趕在天黑前,到了大柳村。

這才一進村,便看到五姐孟招和六姐孟盼,已經在村口等著了,一看到牛車,立刻就快走而來,“小弟你回來了。”

“五姐,六姐。”阿瑤喊道。

其實他並不贊成她們到村口等自己,因為每次自己回來,多半都是接近傍晚的時候,雖說是在自己村,但還是有些不安全,雖說大柳村民風淳樸,但林大了什麽鳥都有,人多了,總會出那麽兩個歪瓜裂棗,心性不睦的。

孟招和孟盼都是女孩兒,如今年歲也漸大,一個十四一個十五,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不過阿瑤說了幾次,她們嘴上都答應的好好的,轉頭卻還是如此。

路上沒等孟招和孟盼開口詢問,阿瑤便已經按照慣常,說了一些自己在縣學的生活日常。

姐弟三人,說笑著回到家裏。

晚上,

因阿瑤的回家,不止是菜色比以往豐富了,有魚有肉的,咋一看,就和過年一樣,就是氣氛也比以往更熱鬧了。

而這個氣氛,在知道阿瑤今年即將下場的時候,到達了一個最**。

“什麽?你今年就要下場考試?”孟奶奶聽到阿瑤這話,頓時有些吃驚,雖說孫子這幾年來讀書卻是不錯,每次考試,都是甲上的成績,夫子也不止一次的稱贊他有前途,但若說要去考科舉的話,會不會太早了一些?

孫子才十三歲。

太小了一些吧。

阿瑤點點頭:“恩,夫子說,我可以下場一試,即便是不中,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倒也是。”

孟奶奶很容易就被說服了。

至於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孟冬,孟招和孟盼三姐妹,尤其有些興奮,若是小弟能中的話,那她們就是秀才的姐姐了,說親的人家也能更上一層。

她們能想到的,孟奶奶更能想到,當即便給三個兒媳叮囑說:“我知道你們正在給冬兒,招兒還有盼盼尋摸人家,如今小寶既是要下場,你們都且停一停,萬一我們小寶僥幸得中的話,她們便是秀才的姐姐,便也能往更好的人家去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