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嫡長孫(第2/3頁)

畢竟這可是難得的英才,更重要的是年少,這就意味著他將來大有可為,比那些三四十的進士,更有潛力。

阿瑤直言回答說:“自是為了體驗民間一應事務,為臣子者,若是連這些俗物都不懂,那不就是紙上談兵,與民與國都不利。我雖年紀小,但這點道理還是懂得,所以懇請陛下恩準我外任。”

聽到這話,清宣帝心中有些感嘆,他果真是沒看錯,只需好生的打磨,將來必定是國之棟梁。

只是看著眉宇間還帶著些許稚氣的阿瑤,還是又問了一句:“外任清苦,你可受得了?“語氣頓了頓,又說:”若是留在京中的話,翰林院和宮中侍講可都隨你挑選?”

雖說翰林院清貴,能增加日後為官的底蘊,而宮中侍講的話,不但職務輕松,還能常在殿前行走,給皇上留下印象,可是人人羨慕的位子。

不過這些都不是阿瑤所求,微微彎腰,拱手一揖,聲音清朗而堅定:“是,絕不悔。”

***

阿瑤做為才十六歲的狀元,還是六元及第,早就有不少人盯著他的去處?不過不少人的心裏其實有了定數,多半都是翰林院,畢竟這都已經是常規了。

再者今科的狀元,年紀實在輕,需要好好磨磨才行。

所以阿瑤即將外任而且赴任的地方竟是還是偏僻寒遠的小縣城時,真真的是驚了不少人的眼球。

雖是說什麽的都有,不過在這京城裏也是不乏聰明人,在知道是皇上親自下的聖旨後,心裏便明白幾分。知道清宣帝這是看重葉瑤,想要好好的磨磨他,只要過了這一關,他日述職回京,才是真正的魚躍龍門,一飛沖天。

“你自己求得?”葉老太爺本來也是如此猜測,但卻被阿瑤的一句話,給說的愣了一下。

阿瑤笑著點點頭:“恩。”其實也不單單是為了前途,更是因為他覺得,外任的話能更加自由些。

葉老太爺知道阿瑤的性格,既然他已經做了決定,皇上那邊也已經下了聖旨,再無更改的可能,便也不去糾結這個。

而是把自己在外為官的經驗仔仔細細的告訴阿瑤。

葉父和葉母倒是極為舍不得,但有聖旨在,他們也只能接受。

本來葉母還傷心的不行,這一走最少也要三年的時間,去的還是偏僻寒遠之地,不過她的傷心也沒維持多久,很快就被阿瑤安撫住,並且積極的開始給阿瑤收拾行裝,從跟著去的丫頭小廝再到一應的吃喝,一時忙起來,也就少了許多傷心。

距離他赴任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這期間阿瑤也沒有閑著,而是在查找關於利州屏縣的資料。

屏縣位於錦州鳳陽府境內,是阿瑤即將要赴任的地方。

說起如今的大寧朝,也是風調雨順,百姓安康,但即便是如此,也不乏苦寒之地,而這錦州鳳陽府便是如此。

別挺州府的名字是一派的富貴,但對這裏的百姓而言,卻是個不能實現的美好願望罷了。錦州鳳陽府位於京城的正北方,多山少地,氣候環境也相對惡劣,尤其是冬日裏,那是極難熬的,不乏有被凍死的百姓。

“比想的還要差一些。”阿瑤在知道了屏縣的一些資料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不過也沒關系,他這個人最喜歡的便是挑戰高難度。更何況這樣的地方雖然環境惡劣,對於外任的人來說,並不是個好去處,但同樣的在這裏很容易就能做出政績來。

既然知道了,自然也要多準備些。

很快半月的時間,一閃而過。

今日就是阿瑤要離開的日子,出嫁的幾個姐姐都回來相送,便是未出閣的七姐,也被允許一起出來,送到城門口。

葉母淚眼朦朧的看著阿瑤,滿臉都是不舍,說出口的話更是帶了些許的哽咽:“思彥啊,你獨身在外,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娘不求你做出多大的政績,只需要好好的就行。”

阿瑤如今雖然還未曾到及冠的年紀,不過他考中狀元後,恩師林博士,便為他取了字,思彥。

對此,阿瑤很是高興的應承下來,畢竟他們都是一口一個瑤哥兒叫他,總能讓他想起‘窯姐兒’這樣不美好的詞匯來,所以取了字後,便磨著葉父葉母他們都改了口。

當然,也有人改不了。

“祖母的瑤哥兒,記得要時常寫信回來,莫讓祖母惦記。”葉老太太開口叮囑說道,“就像是你娘說的,什麽都沒有你重要,知道嗎?”

葉父是男子,又愛面子,不能像葉母這樣情緒外露,只了一句:“好好照顧自己,莫讓你娘擔心。”

“若是遇到什麽難事,也莫端著,只管讓人傳回來。萬事都有祖父呢。”葉老太爺看著這個讓自己驕傲無比的孫子,難得說了這麽一句類似於溺愛的話。

“是。”對於他們的叮囑,阿瑤也一一的點頭答應下來,並且又和葉老太爺叮囑了一遍,恩,就是他的婚事,一切等他從錦州回來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