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4頁)

“讓你一個人忙我們哪好意思,其實隨便做點飯菜就好了,我挺想吃家裏的野菜幹的。”

春夏的野菜焯水後曬幹存上,過冬少菜的時候拿出來或燉或炒,配上肉味道更香。

“你不早說,早說我就給你把菜幹泡上。”

菜幹得泡發了才能吃,否則煮出來就是硬的。

“等你回去的時候我給你裝一袋帶著,想吃了自己做。”

夏清笑著點頭,“好啊。”

李秀琴看兩個女兒氣色好就知道她們婚後過的不差,心裏很是放心,但做母親的,不免要多問幾句才安心。

“媽,我們都挺好的,倒是你跟爸在家要照顧好自己,我看村裏好幾家蓋了樓房,要不咱家也蓋一個吧,住著也敞亮,讓你們去首都住你們又不樂意。”

要是往常,以李秀琴節儉的性子肯定不會接受蓋房的提議,但這次女兒女婿們回來,要不是大女兒離的近晚上可以回城裏住,家裏的房間就不夠用了,因此蓋房是很有必要的。

“房子等開了春就找人來蓋,還得把現在的院子扒了才行。”

地基就那麽大,左右兩邊都有人家,自然要拆了在原來的房基上蓋的,不過前頭沒有住戶,倒是能擴一些。

“沒事,要是沒地方住就去我們那,等房子蓋好了再回來。”

“那哪成啊,蓋房得跟在後頭盯著,萬一別人不用心怎麽辦,咱們不成冤大頭了。”

還有小店裏的那些貨,被人順手拿走一些的話李秀琴就該傷心了。

“這些事你們不用擔心,我跟你們爸還不老呢。”

熱熱鬧鬧吃了晚飯後夏禾一家三口摸著黑回了市裏,自從劉豫調任到省報後,他們在省城買的房子也開始裝修了,準備裝修好了夏禾也找機會調到省城的學校去。

按家裏兩個老人的意思,他們兩口子去省城,軒軒留在市裏給他們帶,畢竟劉仁庭還沒到退休的年紀,可定是不能去省城住的。

但夏禾不舍得把軒軒留下,還是想帶在身邊,她是老師,給軒軒找家學校附近的幼兒園,上學放學接送就行,是有足夠的時間帶孩子的。

不過現在房子還沒裝修好,這些事也就沒有正經拿出來討論。

老家初四不興走進訪友,夏禾他們就在家裏打發時間,兩個女婿把家裏家外能幹的活都幹了個遍,看的李秀琴又是欣慰又是心疼的,心疼的不是女婿吃了苦,而是好好的衣服都給弄臟了,還有刮壞了的。

她一看兩女婿穿的衣服料子就知道是好的,心想肯定要幾百上千才能買,首都跟家裏不一樣,消費高,什麽東西都貴,但她不知道的事,顧巍一件大衣直接上萬,他還穿著抱柴火呢。

中午吃飯的時候,隔壁傳來了爭吵聲,一聽是夏松跟劉春萍的聲音,斷斷續續的,仿佛再說錢的事情。

李秀琴當時沒說什麽,吃晚飯收拾碗筷的時候才跟女兒們說了。

“夏松還沒結婚呢,出去打工談了個對象,女方家要彩禮,夏松就回來找劉春萍拿,說這幾年往家裏寄了不少錢,可劉春萍不樂意掏,說這些錢都要留給她養老的。”

“現在兩個兒子都跟她離了心,夏浩跟他媳婦帶著孩子出去,今年過年都沒回來,她還不知道籠絡兒子,為了錢跟兒子鬧,以後有她受的。”

這年頭打工也掙不了太多,夏松在海濱城市,一個月工資兩千多,過年過節給家裏打個一千兩千的,一年下來也有個七八千,他在外頭還要吃用,找了女朋友談戀愛也要花錢,總得請女朋友吃個飯看個電影吧。

現在兩人談婚論嫁,女方要一萬二的彩禮,這也算不上多,畢竟女方說了,這錢會帶一半回來,另外還會給他們置辦得用的東西,例如被子、毯子、臉盆之類,算得上開明了。

按理說這錢就該父母出,何況他給家裏打的錢也不止這個數,本以為說了家裏就能給,沒想到劉春萍說家裏沒錢,他工作了自己掙錢自己給就行。

他趁著過年回來,本想跟他媽好好說說,但說了幾天,劉春萍只同意給五千,多一分都不行。

夏松手裏是還有一些,但那些錢得準備酒席,他們還得在外面租房,以後生了孩子得攢錢養孩子,他又是個有責任心的,堅決不去惦記女方的存款,母子兩這才吵了起來。

“那大伯怎麽說?”

“動到錢這塊,你大伯開口也沒用,她就是個關在錢眼裏的人。”

“她這樣就不怕兒子以後不管她?”

李秀琴哼著笑了聲,“她就是命好生了兩個兒子,從小也沒怎麽帶,都是你們爺奶帶的,一輩子又懶又饞的,心裏除了自己沒別人。況且她說了,以後兩個兒子但凡不孝敬她,她就去告他們不贍養老人,你那兩個堂哥也是太實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