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2頁)

“ 小清也跟我們說,說你們一家對她特別好,讓我們放心,其實我們本來也沒什麽可擔心的,顧巍多好一個孩子,能教出這樣的孩子父母肯定錯不了。”

“這話該我說才對,你看你把幾個女兒教的多好,今天一見你我就知道幾個女兒都是隨了你這個當媽的。”

女同志們商業互吹時,老爺子跟夏志民的話題更多的圍繞在農村經濟和發展上,比如一畝地收多少糧食,小賣部的生意如何,鎮上建了什麽工廠之類。

“我小時候也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那時候糧食產量低,也沒有農藥、肥料這些,一畝地打不了多少糧食,家裏人口多的根本吃不飽,現在好了,科技進步改變了大家的生活。”

老爺子的父親是老紅軍,老爺子自己也參加過抗美援朝,所以顧家是根正苗紅的革命之家,小一輩,顧嶸在部隊服役,顧巍沒有選擇這條路,但老爺子沒有不滿,什麽時代做什麽樣的事業,在國家經濟急需發展、變革的時候,顧巍投身經濟浪潮,也是另一種“革命”。

用顧巍的話說,公司每年給國家交幾百萬上千萬的稅,這些錢會投入到國家基礎建設,投入到軍費預算、財政預算等方方面面,他們每年都會向貧困地區捐款捐物,遇到災害也會捐款,這不也是一種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