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3頁)

果然,劉豫接著開口了,“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正在追求中,她是初中老師,師範大學畢業,長的挺好看,跟我媽年輕時候有點像,性格也好,她說了,只有雙方父母同意她才會答應我的追求,所以我回來征求你們的意見。”

褚月蘭跟身旁的丈夫對視了一眼,沒想到兒子突然冒出了一個心儀的姑娘,聽起來還是他苦追人家。

“老師啊,工作挺好的,那她家裏的情況呢,住哪裏,家裏幾口人,父母的工作都是什麽?”

至於長的好不好看,並不是褚月蘭找兒媳最在意的點,長的好看也不能當飯吃,相貌什麽的過的去就行,而家庭關系到一個人的性格、素養,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很多內容。

劉豫沒想到他媽一開口就問夏禾的家庭,這跟他的認知有些出入,他一直以為父母不是那種在乎外在條件的人,他們關心的不該是夏禾是個什麽樣的姑娘,夏禾的善良、勤奮、努力嗎?

“她是個普通家庭的姑娘,但人很好,很努力,姐妹四個,她是大姐。”

褚月蘭一聽這姑娘家竟然姐妹四個就有些不大淡定了,九十年代,計劃生育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體制內更是比民眾更早,否則她也不會只有劉豫一個孩子。

換言之,對方的家庭跟她設想的也是有出入的。

“姐妹四個?那她父母還挺能生的。”

說完,褚月蘭看向丈夫,希望丈夫能說幾句。

劉仁庭更加在意的是這個姑娘品質如何,看的出兒子很喜歡對方,現在面還沒見,也不好判斷好或不好。

“她的學歷、工作都不錯,我們也相信她是一個努力上進的姑娘,但兩個人在一起不僅僅是你們兩人的事,為什麽對方說要雙方父母同意她才答應你的追求,說明這姑娘考慮問題比你全面,父母的意見很重要。”

劉豫知道他爸口才好,哪怕自己是個記者,在說話這方面不見得比他爸強,既然話都已經攤開了說,他也不覺得農村姑娘有什麽不合適。

“她是農村的,父母都是農民,可能家庭條件不符合你們的期待,你們希望我找個局長的女兒,找個教授的女兒,但我不喜歡她們也是白搭。”

“夏禾雖然是農村姑娘,但她家庭氛圍很好,父母勤勞善良,姐妹們互相關照,她的幾個妹妹學習都很優秀,三妹還是我參訪過的,今年的市狀元,我就是那時候遇見夏禾的。”

說實話,盡管劉豫說了這麽多,褚月蘭對夏禾的個人條件還是不大滿意,但有些話她不方便跟兒子說,年輕人的想法跟長輩不同,又有叛逆心理,說多了容易引起兒子的反感。

劉仁庭對幾年的市狀元還有印象,因為那篇報道是兒子寫的,包括後來幾篇探討家庭與學習的關系,也是兒子做的訪問。

“你要相信,我跟你媽不管出於什麽考量,最終都是為了你,但這件事挺突然,我們不能立刻給你答復,讓我們再想想吧,過兩天咱們再說。”

褚月蘭也是這個意思,“你看,我跟你蔡阿姨都說好了,你突然回家說自己有了喜歡的人,我們也有些措手不及。”

劉豫雖然不明白他們有什麽好想的,找對象的人是他,以後要結婚的人也是他,但為了減少以後的麻煩,同意給父母兩天時間考慮。

“希望你們能夠尊重我的想法,我一直認為你們是非常出色的父母,如果‘唯家庭’論,因為出身而全面否定一個人,我會非常失望。”

褚月蘭頓時心裏堵上了一口氣,這話裏話外都帶著威脅呢,仿佛不答應他,他們就成了唯家庭出身論的擁護者,就是不出色的父母了一樣。

“你怎麽看?你兒子找了一個農村姑娘。”

她並不歧視農村人,甚至希望農民們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事關兒子,自然希望他找個更好的姑娘,畢竟她就這一個孩子,總希望他以後的路走的平順些。

“我倒是不反對什麽農村人,她的工作學歷都不錯,調到城裏來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但對方的性格、價值觀怎麽樣我是很在意的,人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因為一時的迷惑而沉溺,最後發現無法溝通的年輕人比比皆是,他說好可能是真的好,也可能是情人眼裏出西施。”

褚月蘭睨了丈夫一眼,不滿道,“你這說了跟沒說有什麽區別,正的反的全被你說了,不在意出身,你這話跟兒子說他巴不得趕緊結婚呢。”

劉仁庭拍著妻子的手安慰道,“你別著急,其實咱們說什麽都沒用,你兒子已經打定主意了,我的意思是,咱們還是得見見那位姑娘再做判斷,否則想反對也提不出什麽反對的意見來,到時候兒子該對咱們有意見了。”

褚月蘭沒法子,其實她是很在意兒子心情的,那句如果因為出身就否定一個人,他會非常失望這句話,褚月蘭心裏是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