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2頁)

“好,剛剛高考結束,關於學習的話題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樣,這個課題交給你,你去這家采訪一下,回來交兩篇稿子給我。”

主任拍了拍劉豫的肩,對他下達了工作任務,劉豫自然沒有意見的同意了。

他先去縣高中,從夏清的學籍档案裏找到了夏家的地址,也向學校的老師詢問了不少關於夏家姐妹的信息。

“我教了快二十年的學,優秀的學生見過不少,但夏家這樣,姐妹幾個都這麽優秀的少,她們吧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努力、勤奮,從來不會把心思花在學習以外的地方。”

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呢,誰能保證所有孩子都優秀的,當然,這僅針對一家有兄弟姊妹幾個的,八九十年代計劃生育,農村查的也嚴,一家幾個的情況是不大可能的了。

劉豫從縣城搭了個順風車去了水柳村,做記者的,首先情商得高,要善於與人交流,否則怎麽采風?怎麽從采訪者的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夏家就在水柳村村口,十幾米開外就看到掛在墻上的木板,木板上的字有種塗鴉的味道,寫著朱紅色的“夏家小賣部”五個字。

夏家這時候正熱鬧著,小店裏有聊天的婦女,有買零食的孩子,院子裏也坐了不少人,都是過來補習的。

夏禾是老師,夏琳是大學生,夏清更是市狀元,不管家裏的孩子想不想補習,家長都要把他們送來沾沾夏家學習的“好運”。

劉豫背著包出現在小店門口的時候,十來雙眼睛注視著他,一般人被這麽多人打量臉都要紅了,但他在報社磨礪了兩年,算得上“見多識廣”,並在短時間內判斷坐在櫃台裏的中年婦女是他要找的夏家人。

他年輕帥氣,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書卷味,笑容也很有親和力,因此縱然他出現的突然,還是陌生面孔,大家對他的印象還是挺好的。

“請問這是夏清同學家嗎?也是快訊時報的記者,三天前在學校給夏清同學做過采訪。”

一聽對方是記者,李秀琴趕忙起身從櫃台後出來,非常熱情的走了過去。

“記者同志,歡迎歡迎,夏清在家呢。”

劉豫做了個自我介紹,跟小店裏的其他人也點頭致意,而後就跟著李秀琴穿過小店,進了院門。

“小清啊,有位記者同志上家找你來了。”

一進院門,清香的味道撲鼻而來,劉豫循香而望,原來是院角栽的一顆梔子樹,一位穿著嫩黃色連衣裙的年輕姑娘在樹旁給孩子輔導功課。

夏清聽到李秀琴的聲音轉頭一看,還真是見過面的劉記者,劉豫的視線也從梔子樹下拉回,看向屋檐下的夏清。

“劉記者?”

“夏清同學你好,今天冒昧登門,實在不好意思。”

“不會,劉記者你言重了,不過你今天來是有什麽事嗎?”

其他幾個姐妹也是一臉好奇,不過這時候,她們肯定猜不到劉豫來的目的不僅僅是采訪夏清,而是夏家所有人。

“是這樣,我們報社想探究關於“學習方法”的課題,幫助更多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上次在學校聽了不少關於你,還有你的姐妹們學習的事跡,今天過來就是希望你們能夠接受我的采訪。”

夏禾她們這才知道,敢情這位記者同志不光采訪小清,還想采訪她們呢。

夏清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看向姐妹們,她不能越俎代庖。

夏琳首先應了,她性格本就活潑,記者同志都找上門了,不答應不合適。

跟著夏琳轉頭問起了夏禾,“姐,你願意嗎?”

劉豫跟著夏琳的目光看向夏禾,原來在梔子樹旁坐著的正是夏家的大女兒夏禾,去年師範畢業,在鎮上的初中當老師。

夏禾臉頰微紅,撥著耳邊散落的頭發輕聲道,“可以啊,就怕說不出什麽有意義的內容來。”

劉豫揚起柔和的笑容道,“不會,你只要把自己心裏想的內容說出來就好。”

夏琳點頭,“是啊,反正咱們說,記者同志寫,不用有負擔。”

夏琳在大學積極參加社團活動,還向校報投過幾次稿,人又聰明,很多事都是一點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