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故國神遊(78)三合一(第2/6頁)

“老聖人也是好聖人。”

邊上有那潑辣的女人路過了,順嘴就說了一句,“老娘娘很多事都對,就唯獨一點不對。”

她家男人臉都嚇白了,“胡說什麽呢?”

“怎麽胡說了?老娘娘說姑娘也金貴!是!閨女是金貴,但沒有兒子是不行呀!您看老娘娘自己,這要是有自己的兒子,何至於此?”

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仁慧太子——不是,仁慧皇帝就是去的太早了。”

“那是!皇上自己都說了,要是仁慧皇帝還活著,皇位也不會傳給他的。”

話題扯遠了!

百姓們想起什麽說什麽,說到哪算哪。

但是宮裏可不一樣。

此刻的宮裏,乾隆坐在上面,嘴唇緊抿。下面跪著烏泱泱一片的大臣!

這些大臣如今沒有分什麽陣營,也分不了陣營。不管站在哪一方的角度上看,這件事都得解決,且是迫在眉睫。站在公事的角度上是這樣的。從私人的角度上難道就不是這樣?好些官員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在城外念書,便是舊學一派的,孩子因為當長輩的立場問題沒有去書院念書,但是族人呢?立場不同,那是對外的態度。兩邊都有人,家族才能長盛不衰。但這不以為著能看著家族裏出色的後輩真的折損在外面。這是其一!其二便是現在反對處理此事,這是在其位而不謀其政,也是要跟新學派的官員結仇的。更重要的是,皇上能隱晦的不管老聖人和皇太後,但是這話他們做臣子的誰敢說?這是大逆不道呀!

所以,態度只能是一個:必須解決此事。

禁海不禁海,那不是現在要討論的。現在的重點的是,得把人員疏散了,不能這麽對峙下去。

弘晝站在前面抽抽噎噎的,“皇上,必須接皇阿瑪進宮了。這萬一要是出了什麽事,可怎麽辦才好。”

弘曕站出來,“皇上,臣弟去接。臣弟親自去。”

弘歷知道,弘曕的著急沒有弘晝那麽別有用心。弘曕著急,是因為她的親額娘就在他的莊子上呢。因為那邊安全,莊子上除了一些伺候的,也就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護院。要出事了,他那邊的莊子怕是要首當其沖的。他不僅是要接皇阿瑪和皇額娘,還有他的額娘。

弘歷皺眉,語氣篤定的很,“書院醫館,朕調遣了重兵把守,不會有任何問題。那也是朕的阿瑪額娘,朕的十二阿哥也還在書院裏旁聽,難道朕不比你們更擔心?”說著,他就看向站在後面的肅英額,“朕想過了,這事是得處理。怎麽處理呢?從銀行裏抽調資金,凡是樂意返鄉的,朝廷支付盤纏之外,朝廷調用船只,送南來的百姓返鄉。”

下面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的,這法子聽起來不錯,可做起來難啊!

誠然,有利誘在前,有些人一路顛簸,受不了那份辛苦,自然就打了退堂鼓。人心不齊,有人覺得該堅持,但有些人就認為能返鄉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一旦有人拿了銀子離開,好似這事就解決了。

但是,只要這麽鬧,朝廷就給發銀子,那這得有多少人趨之若鶩。得來的結果不一定真實想要的!可能會把眼前這個局面處理的越來遠亂。

可乾隆難道連這個都不清楚?“銀行不直接發給銀子,只發放紙幣。每張紙幣上都有編號,發放時可登記造冊。此人家住哪裏多大年紀叫什麽名字領取了什麽號碼的紙幣……”

那要冒名頂替呢?

畫像這東西官員有這樣的档案,但是百姓迄今為止並沒有。

可就算這東西也能這麽完善,可明顯的問題是紙幣。肅英額就解釋:“紙幣,如今也沒有那麽大的量……”

“印發!”乾隆給了這兩個字,且語氣不容置疑。

印發?

好些大臣瞬間就擡起頭來,這玩意是隨意能印發的東西嗎?

肅英額直愣愣擡起頭來,“萬歲爺,紙幣不能爛發!這東西失控帶來的風險巨大!”

“再大的風險那也是以後了。什麽風險能有此刻京城面臨的風險大?”乾隆不用質疑,“引發紙幣,沒人發二兩不行,那就發五兩。將額度放大!”

懂一些的朝臣們膽顫心驚,他們有點擔心他們放在銀行的銀子會變的不值錢。

肅英額搖搖頭:“臣不能遵旨。如此做只是從一種風險過度到另一種風險……其實,事情遠不到這個程度。惠民處便有相應的機制,臣以為可以借鑒一二。朝廷既然要出船出車,送這些人返鄉,那便可沿路請設立在各地的惠民處與以幫忙安置,提供最基本的糧食供應。若是有發放,也應該發放朝廷的救濟券或是惠民券,憑此券可在當地的惠民處領取糧食布匹或是藥品。每日限量供應,可緩解當地惠民處的壓力,流出時間從各地征調物資,補充當地惠民處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