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故國神遊(72)三合一(第5/6頁)

因著這個傳言,舊學的人重新拿出身說事。人家不敢說皇家,就說這個爵位繼承,這誰家沒有嫡子,這爵位得按照出身的尊貴與否看,側福晉所出的有限,側福晉中滿姓的優先。

永珹該怎麽說?反對舊學,就得被貼上新學派的標簽。反對新學派,就得被貼上舊學派的標簽。徹底的夾在中間難做人了。

乾隆心裏有些失望。永珹是有些小聰明,但是大智慧還是沒有。人嘛,哪裏能兩邊都討好的?他要是徹底的站在新學的一邊,他還高看兩眼,但是……明顯跟舊學無法共存的情況下,對方不認同他的情況下,他還想要去修復關系,去討好,這就是不明智了。

視線重新落後永琪身上,心裏有些安慰。老四風頭出盡,他也不驕不躁,在心性上,這便是難能可貴了。

有嫡子,有令妃出的十四阿哥,為何他還會這麽注重永琪?不外乎是當年那個跟夢魘一般的預言,好似他命不久的樣子。

他今年也不算小了,快奔著五十了。說實話,愛新覺羅家,出個高壽的人算是奇跡。太|宗皇帝活了五十歲,順治皇帝只有二十二歲,皇祖父其實也不能算是多高壽的人。而皇阿瑪……現在瞧著是好,可當年也才五十八歲。說實話,要是當年的身體情況,皇阿瑪要是還能扛的動,但凡有半點辦法,也不會出那樣的下策,詐死而走。

便是不看祖上,照著自己這個年紀,也該想想往後的安排了。這個事沒人敢提,但他不能真的什麽也不想。若是自己壽數不長,也按照皇阿瑪五十八歲算,那也就事十年之後了。十年之後,不管是嫡子還是令妃所出的皇子,還都是十歲的孩童。知道什麽呀?

可十年後,永琪就到了當初自己登基時候的年紀了。真要是自己有個萬一,倒是有個能托付大事的兒子。

若是自己僥幸壽數長些,那時候下面的小兒子一個個的長大了,選擇的就多了。那時候再定也不遲。

因著這一番思量,四阿哥立功了,只給口頭上嘉獎了幾句,卻又派了五阿哥去四書館,說是長長見識,但其實有了很多跟這些做學問的讀書人打交道的機會。乾隆很篤定,自家這五兒子一定會得大家喜歡的,因為接觸了就知道,他這個兒子跟他這個皇阿瑪的愛好特別相似。像是習馬步射,有模有樣,武技頗精。又博學多才,嫻習滿語、漢語、蒙古語,對天文、地理、歷算,尤其是天文算法,學的很是不錯。除此之外,還工書善畫,尤長於書,已經頗有氣象了。這般允文允武,像足了他這個阿瑪。

這麽一套套路下來,從前朝到後宮,一下子變得暗潮洶湧起來。

可暗潮終歸是暗潮,眼看過年了,不順心的事這個時候別提,大家都歡歡喜喜的過個年。

乾隆今年年前,一過臘八就來請他皇阿瑪:“您和皇額娘無論如何都得進宮過一次年。您看,這年年一家子都不得團聚……”

還不夠我鬧心的呢。

四爺不去,“你忙你的去,你是皇宮的主人,你在就穩當。大冷天的懶的折騰,我就莊子上過了。”

這一套話年年說,年年都差不多的。但是乾隆願意把面子活做到,那就做吧。

年前了,四爺還專門去了一趟張廷玉家,給張廷玉送年貨去了。東西都是林雨桐親手準備的。可送了年貨的第二天,就接到報喪,張廷玉去了。

乾隆的年該怎麽過還怎麽過,可四爺難免有些傷感。沒有親自去,但是叫弘暉連著數天去那邊。乾隆不敢說不叫配享太廟。安排了禮部的官員去處理喪失,又下了旨意給了謚號,旨意下去了,他的活就完了。

他也確實很忙,年前嘛,還得安排給哪些在外的大臣,封疆大吏送些恩賞,給誰重給誰輕,很累人的。

而宮裏今年過年,宮務這一套還是皇後和令妃兩人。皇後現在多倚重佟氏,很多事情叫佟氏跟令妃兩個商量,把拉攏佟氏做的人盡皆知。

佟氏也不管別人怎麽想,皇後用她她就幹。管多少事是次要的,只要有機會摻和就行。

皇後又打發說叫她跟令妃商量年夜宴請宗室的宴席,佟氏把手裏的東西放下,說了一聲知道了。擺在眼前的東西是端貝勒送進來了,包括了叫她打賞人的銀子。可謂是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小桃歡天喜地,“四阿哥和五阿哥可沒咱們小主子這麽體貼。”

佟氏這才笑了笑,“所以啊,我也想著,該給小主子一份謝禮了。”

什麽?小桃沒聽清。

佟氏只道,“你收拾吧,我去找令妃。”

小桃也不在意,忙活她的。

佟氏走到院子門口,看了那老太監一眼,低聲說了一句什麽,那老太監皺眉不解,佟氏就又道:“按我說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