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故國神遊(61)三合一

吳書來低聲提醒:“萬歲爺,該上朝了。”

乾隆擺手:“不急!今兒不急。”不是人手一份嗎?看看!給人家留點時間,叫都好好的看看。也叫他們在心裏都好好思量思量。

於是吳書來悄悄打發人去安排,大殿裏的燭火多一倍,省的諸位大人費眼睛。

大殿裏誰也不說話,都急著看手裏的東西。老聖人一直也沒公開的或是不公開的對朝政說過多余的話。但是他就是在背後左右著朝局走向。看看他老人家怎麽說的,對保住腦袋保住官職是大有裨益的。這跟身處哪個陣營無關。

可擡眼看去最醒目的反而是一個小傳。

這個小傳內容無誤,比很多人知道的都要詳盡一些。這個內容是沒什麽可以指摘的!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小傳是那位皇太後寫的。

那這本身就有問題。

可你要說問題吧……什麽問題呢?她幹政了嗎?沒有!人家就是介紹了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法海禪師,是為這位禪師正名的。這都不叫人說,那幹脆把皇太後的嘴捂上算了。

可要說沒問題吧,在這麽一份重量級的東西上,有一個女人在上面發聲了。

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吧。

但這個問題卻叫你想指摘又無從下嘴。

中宮每年都有權發一份中宮箋表,便是皇帝都不能反駁。那還不能叫皇太後為一個高僧說句話呢?這不也是皇室的態度嗎?很鄭重的態度,比那位太後禮佛的態度有誠意多了。畢竟,禮佛有真有假,這白紙黑字的,出自皇太後之手,這總假不了吧。

好吧!咬牙認了,再往下看。

老聖人都在給這個小傳讓路了,他的文章發在小傳的下面。

四爺沒有大談,只從之前那句‘存天理滅人欲’著手,闡述這個‘理’字。

“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還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萬物之常理,是事物本來的規律,是社會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

闡明了這個道理之後,四爺便說了,人之道理尚有可爭論之處,天之大理亦需探究,但從小理著手的話,物之小理卻正是新學深入研習的一個部分。

物之小理簡稱物理,然後現在很多新學裏的課程都可以劃到其中去。這就是告訴大家,不用這麽排斥新學,它在很多地方都是對舊學的一個發展,不是非得是非此即彼的。

提倡了新學,又肯定了舊學。甚至是將新學塞到舊學之下其實是給新學發展起來之前贏得了喘息之機。

其他文章兩方言辭激烈,恨不能想懟死對方。可在四爺表態之後,兩邊各自冷哼一聲,沒上去咬對方一口,這就是效果。

乾隆很滿意,眼看要撞出火花,進而燒起來了,被自家皇阿瑪這麽兩邊一摁,都乖乖的回去了。

他總結說:“理得辯,但事也得做。誰有道理就拿出來,放在這個每日一刊上說一說,有沒有理,大家說了算。但朝廷不是指只講理不做事的地方。當著官,事就得做。沒人攔著你們說話……你們要說什麽,琢磨好文章,只管去送。朕從內庫轉撥銀兩刊印,一頁不夠兩頁,再不行每日出冊子亦可,不怕文章多,不怕你們的道理多……博取終長嘛。”畢竟爭論的點,被皇阿瑪又給摁回舊學的套子裏去了。新酒裝在舊瓶子裏,好像都在一套理論體系下的爭論。這個誰都沒法反對的。內部對經義各有解讀,這個無可厚非,“但是,不做事,朝廷便無從運轉。朕呢,希望你們至少能做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忠,不要有太過旺盛的爭鬥心。此心太勝,這便是沒滅了人欲。朕就不得不叫你們回去好好讀讀書,換個讀通透的上來做事了。”說著,掃了全場一眼,“有事就奏,無事便去忙吧。”

總之,乾隆不用用裝睡的法子來逃避評理這個活兒了,對這份小刊倒是大有好感。

再來莊子上的時候,就召見了相關人員,賞了下去。

乾隆又跟四爺提了一件事,“天下的讀書人閑了,就容易生事。尤其是死守著舊學的讀書人,閑人太多了。兒子想設立一四書館,將這些人塞裏面修修書……”

這個想法看似是安置了人了,但其實修書也確實是好事,但修書便修書,咱別篡改成嗎?你改了後世就不知道怎麽回事了?何必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呢?

不過這個不忙,到時候該說的時候再說。

四爺表現的特別好說話,“你當家,你做主。該看著辦的時候自己去辦,不用問我的意思。”

乾隆心裏滿意,在朝政尤其是用人上,皇阿瑪確實是不怎麽開口的。

可四爺卻覺得最近這個兒子跑出來的太頻繁了,都有點煩了。說又不能說,四爺幹脆帶著他去下地了,今年不是種了水稻嗎?走,瞧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