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故國神遊(33)三合一(第5/6頁)

劉統勛回了家,長子剛從國子監回來。皇上恩典,長子恩蔭了舉人。今年便是會試,長子劉墉本是要下場的。他看了兒子一眼,吩咐道:“跟我上書房來。”

劉墉垂手應是,跟著父親往書房去。

進了書房,劉統勛擡眼問兒子,“皇家書院你可聽聞了?”

劉墉點頭:“之前滿耳皆是此事。”

“你可有想法?”劉統勛問道。

劉墉心中一動:“父親的意思……是讓兒子考書院?”

劉統勛皺眉:“為父如今也有些拿不定主意。”緊跟著他又問,“今年下場,你有幾成把握?”

劉墉這舉人都是恩蔭來的,哪裏下過場?他自己也不知道啊。於是先問道:“父親猶豫不決,可是朝中有變故?”

劉統勛給了兒子一個贊賞的眼神,“萬歲行事,為父瞧著頗有幾分老聖人的影子。”

劉墉懂這話的意思,父親是說老聖人能影響當今,且影響還不小。

誰也不知道那個書院是給老聖人解悶的,還是有別的什麽緣故。劉統勛也是怕武斷之下,反倒是耽擱了兒子的前程。可若是科舉下場把握不大,倒是可以去試試皇家書院,這也是有益處的。

劉墉沉吟了半晌:“父親可知皇家書院開考是哪一日?”

劉統勛只道:“似乎是在八月,具體哪一日,不曾得了信兒。”

劉墉繼續不說話,過了半晌便道:“兒子覺得,若是時間不沖突,都可去考一考。”

“哪怕會試排在那邊入學考之前?”劉統勛問道。

劉墉點頭:“若是中了進士還選擇去那邊念兩年書,想來跟別人還是有些不同的。”

印象一定深刻。

這個話題到這裏,父子倆就都不再提了。

今年是乾隆十六年,會試本該多在春季,只今年南巡給耽擱了。因此考試放在了八月底。

那緊跟著,四爺就將皇家書院入學考的時間定在了九月初。

如今,京城士子聚集,定下了時間,就可以前來報名了。報名之後,就給你號碼牌,持號碼牌,考試那日直接來考試便是。

所有的報名都不需要費用,當然了,也不怕冒名頂替。因為最後還有一關面試,試卷上答的再好,別一問就露餡。皇家的書院,你弄個鬼試試?欺君之罪下來,小命還要不要了。

因沒有年齡甚至性別的限制,所以人數比想象的多的多。

原本就在這邊書院上學的孩子,率先都過來幫忙了。這些孩子能考上的就上,考不上的會留在書院打雜,然後明年繼續考。因此他們各自填了自己的信息,就幫著維持秩序去了。

弘暉也填了自己的,這個過程還是要走的。然後跟著永璜,混跡在嘈雜的書院裏。

林雨桐也不去管,她站在梯子上,今年這一架葡萄到底是掛果了,昨兒瞧見有一串紅了,她想試試看看能不能吃。

正找著呢,永璧跑來了,“祖母!祖母!”

林雨桐看他一頭大汗:“今兒怎麽來了?”

永璧苦著連:“阿瑪逼著孫兒也來考。孫兒都做阿瑪了,在書院裏跟著大阿哥打打下手不成嗎?讀書……孫兒讀不進去。”

“書還有讀不進去的?”林雨桐白了他一眼,“你就是怕考不進去,你老子捶你。”

永璧扶著林雨桐,“您下來吧,要哪一串孫兒給您摘呀。實在不行,您把孫兒留身邊,您說是種地還是種花,您說是燒火還是做飯,孫兒什麽都能幹。”

林雨桐順勢就下來了,似笑非笑的看他,“真能幹呀?”

真的!

林雨桐擦了手,就見永璧已經摘了一串紅的下來,順手往嘴裏塞了一顆,然後‘嘶’的一聲。

“酸嗎?”林雨桐看他。

“有點,還是有點甜的。”

那就是還沒熟好,“我這裏的活你也幹不了。”她將葡萄都接過來,“說吧,你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過來必是有話要說。”可不止為了不上學的。

永璧湊到林雨桐身邊,臉上的笑也收了一些,“祖母,和婉回來了。之前因著先皇後孝期,都回來了。”

兩個公主回京,並沒有誰特意告訴過她這事,她還真不知道。

林雨桐就問:“和敬是陪著額駙住了大半年,她是不用回蒙古的。和婉……想叫和婉留下?”

“阿瑪跟皇上已經說了,和婉這回不走,對額駙也有安排。”永璧就道,“可孫兒這回見和婉,發現不對勁。以前挺愛說愛笑的,這次回來,有些郁郁寡歡。太醫瞧了,也沒什麽病症。額娘去探望了兩回,回來眼睛都是紅的。”

和婉死的時候只有二十七歲,一個子嗣都沒留下。

她現在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

林雨桐就氣道:“你額娘也是,這麽大的事為什麽不早說?你現在就去,把和婉給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