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3/3頁)

這就是當日的緣起跟大致經過了。

但是令太子始料未及的是,他不過是要報復犀兒,卻沒想到,那只給他點著了的兔子一直跑到景陽宮裏頭去,它東竄西躲,倉皇逃命,可身上的火沒有熄滅,還越發把整個宮闕都點燃了!

所以太子哪裏敢說出是他自己往兔子身上塗了桐油引發大火的事,只說是兔子碰倒了燈油蠟燭之類。

麟德殿內一片沉默。

太子掂掇著皇帝的心意,又說道:“父皇,您要相信兒臣,當時事發的時候林犀兒還小呢,她哪裏記得清楚,不過兒臣也不怪她誤會,但兒臣所說的才是實情。這一切不過是個意外,要怪的話,只能怪那只兔子。”

皇帝的唇角微微地一牽。

正在這時,外頭有兩個內侍匆匆走來,見太子在,就徘徊著不敢入內。

皇帝身邊的何公公急忙出外,那內侍低語了幾句,何公公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忙走了進來。

何公公上前行禮:“皇上,有急事稟奏。”

“何事。”皇帝冷冷地。

何公公道:“敘陽縣派人來了急報,三天前,齊王殿下在經過敘陽縣城的時候,遭遇到一幫匪賊的襲擊,殿下也不幸受了傷……如今正在地方縣內休養……恐怕要耽誤進京的日期了。”

“什麽?齊王受傷?傷的怎麽樣?”皇帝大驚,竟站了起來。

地上的趙潢聽聞這消息,卻也吃驚不小,忙看向何公公。

“皇上不必擔心,”何公公說道:“據說、傷在肩上,幸虧侍衛救援及時,只是一時不能長途顛簸,需要休養些日子。”

皇帝聽說沒有性命之憂,才緩緩松了口氣。

他皺緊了眉頭重新落座,心中轉念,目光重又投向了地上的太子。

是什麽膽大包天的匪賊冒著誅九族的危險敢攔截本朝王爺,而且武功高強到能夠越過齊王身邊的侍衛?

皇帝看著太子,不怒反笑。

太子的反應要慢一點,起初聽說齊王遇刺,心中還暗暗高興了一會兒,恨不得齊王死了才罷。

畢竟人人皆知齊王回京的意圖,如果齊王半道遇害,他這個太子自然少了一個威脅,地位越發鞏固。

只是很快地太子回味過來,這好像……不是那麽回事兒。

先前是他操縱了齊王府的人告齊王反叛,這件事偏偏從張貴妃那裏漏了出來,如今在齊王回京的關鍵時候忽然遇刺,嫌疑人是誰,得利的是誰,自然是一目了然的。

三天前,慶王還在珍禽園養傷,孫先生還沒著手“治療”他的腿。

而且從京城到敘陽,就算要傳信,快馬加鞭也至少要四五天時間。

所以這件事跟慶王不相幹。

唯一相關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太子殿下。

何況太子還是有前科的。

太子想通這個後急忙擡頭,卻正對上皇帝陰冷的眼神。

來不及多想,趙潢道:“父皇,這件事……”

皇帝卻沒有了先前的震怒,只是冷冷地看著他,見他不說了才道:“怎麽了?”

太子本想辯解此事跟自己無關,可是主動說起來,卻反而像是欲蓋彌彰不打自招般。

他一時進退兩難:“父皇……”

皇帝心裏涼透了,臉上卻反而笑笑的:“好。朕知道了。”

他琢磨了會兒,淡淡吩咐道:“太子先回去吧,有些事情朕還得再想想。”

太子見皇帝沒有龍顏大怒,雖然仍舊不安,可總比那把刀直接砍下來要強,忙道:“是。兒臣……父皇,你一定要相信兒臣。”

皇帝點點頭,沒言語。

太子見狀無奈,只好起身退出了麟德殿。

而在太子離開後,幾乎整整一刻鐘,皇帝坐在龍椅上都沒有任何動作。

何公公嚴公公對視一眼,不明所以:“皇上……”

皇帝才沉沉地說道:“加派些精銳好手去敘陽,保護齊王。另外……去告訴慶王,最近不必出宮,就讓他留在上書房,一應伺候的人都要挑謹慎妥帖的。”

兩位公公領旨。

皇帝又想了想:“太後的病不能耽誤,告訴太醫院,從速行事。”

說了這句後他慢慢地起身,誰知眼前竟為之一昏。

何公公忙上前攙扶。

皇帝扶著他的手往旁邊走了幾步,喃喃道:“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但若是……非但不能自賢,反而兇殘無度,那豈不是暴君之形,又如何能知賢,如何能治國。”

兩個公公似懂非懂,不太明白。

正禦膳房裏送了補藥前來,何公公忙接過來奉上,皇帝卻猛地一揮手,將那一盅湯藥打落在地。

“上邪下難正,眾枉不可矯,”皇帝咬了咬牙:“太讓朕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