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頁)

他曾被朝野默認是李迎側郎人選,度家自被看做儲君黨羽。

李迎不在了,帝黨後黨都很難全然信任度家,朝中也定會有落井下石者。

度家艱難,家族中必有人遷怒於度揚斐。

無論他後來是出於什麽考量投效李運門下,李鳳鳴都不怪他。

他自小不受偏疼,從前有機會成為儲君側郎,家族對他才稍稍高看一眼。沒了儲君李迎後,他對度家便又可有可無。

說起來其實也是個小可憐。

李鳳鳴斂神正色,認真發問:“上次你說,並非真心投效李運?”

度揚斐道:“那時洛都瘋傳,繼任儲君必出在二皇子與九公主之間。我家裏暗中騎墻,授意我投二皇子門下。我想,若能取信於他,有機會時或許還能幫九公主一把。”

他口中的九公主,便是如今的大魏儲君李遙。

“幫九公主一把,將來好挾功進九公主府做側郎?”李鳳鳴打趣。

度揚斐急紅了臉,猛地咳嗽起來:“殿下將我看做……咳咳咳,看做什麽了?因為九公主與您一母同胞,我才……咳咳咳……”

“別起急,我順嘴胡說的。”李鳳鳴起身走過去,從旁側的小幾上倒了溫熱藥茶遞給他。

“李運派你來殺我,你為何要大費周章混進恒王府做死士?居然還卷進齊皇嗣內鬥,親自帶人去幫他刺殺太子。”

度揚斐接過藥茶潤了喉,低聲道謝,平了平氣。“伺機卷入齊皇嗣內鬥,是二皇子的意思。”

此次李運派出度揚斐等十二人,刺殺李鳳鳴只是任務之一。

設法接近恒王,並幫恒王刺殺太子,才是李運盤算的重頭戲。

“他說,皇後陛下至今尚未被徹底扳倒,是因手中還有兩支屯田軍的兵權。若能挑起一場魏齊國戰,皇帝陛下就可借機收攏所有兵權。而想要挑起這場國戰,只刺殺和親公主還不夠。”

李運倒也沒那麽天真,知道刺殺一國太子並不容易得手。

他要的只是“魏人參與刺殺齊太子”這名目,能挑起兩國矛盾就夠了。

度揚斐之所以老老實實執行李運的荒唐計劃,是因心中另有盤算。

“我想,若真起國戰,雖皇後陛下手中最後一點兵權會被收走,但九公主也有了立威的契機。”

反正如今後黨日漸式微,那兩支屯田軍的兵權早晚都會被奪走。

李遙尚未成年,自身羽翼未豐,又趕上後黨式微,儲君之位坐得很不安穩。

若這時起國戰,但凡李遙夠膽色,只需硬著頭皮自請上前線督戰監軍,等得勝回師日,就是民望扶搖直上時。

如此,只要她將來不出大錯,就算後黨徹底倒下,魏帝也不會輕易動她。

“你當國戰是一群小孩子騎竹馬‘打仗’?!那是真要死人的!成千上萬地死!屍山血海,哀鴻遍野!”

他有傷,李鳳鳴也不好動手打人。但實在氣不過,索性惡狠狠擰他的耳朵。

“在李運門下待了幾年,學會不將人命當回事了?嗯?”

度揚斐吃疼地皺緊了五官,卻不敢喊疼。

“殿下息怒,我知錯了。刺殺齊太子之前,我心裏也過不了這道坎,便讓大家將身上與魏人相關的線索全都銷毀。”

也算在最後關頭懸崖勒馬。

“難怪一直沒查出那些刺客的來路。”李鳳鳴悻悻松手,神色和軟了些。

“去年刺殺太子失敗,和你一起逃走的那人是誰?現下在何處?”

“殿下不認識。那人名叫張璧,是我心腹,”度揚斐揉著耳朵,“年初我已讓他潛回洛都。計劃是待我刺殺和親公主得手,他便放出風聲與證據,讓所有人知道這是二皇子授意。”

如此也能稍稍幫到李遙一點。

“年紀輕輕就活膩了?魏人參與行刺齊太子,哪怕未遂,只要走漏風聲,齊國這邊就不會放過你。”李鳳鳴簡直不知該怎麽說他才好。

“而刺殺和親公主的事若在魏國傳開,李運雖討不著好,你家為撇清幹系,也會選擇斷你這臂以求生。就為坑李運這一把,你將自己的生路全堵死了!”

越說越來氣,李鳳鳴到底沒忍住,在他腦袋上連敲兩下。

“度揚斐,你這是抱著為李遙殿下殺身成仁之心來的啊。”

度揚斐被訓得神色訕訕,捂著額垂眸嘀咕:“誰為李遙殿下了。”

李鳳鳴瞪他,頭疼到說話都陰陽怪氣起來。

“若你要說是為我,那我可謝謝你了。此番若宗正寺從恒王府的人口中審出你這事,淮王府必受牽連。到時勞煩你替我扶靈歸鄉。”

度揚斐頭垂得更低:“我想,只要我死,淮王府和殿下就安全了。”

死無對證,到時蕭明徹只需一口咬定是恒王構陷,便有很大的脫身余地。

“你想?你想個鬼!就你這顆中看不中用的漂亮腦袋,什麽都別想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