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第2/3頁)

於是,這些人繼續堵住羽九玄,從高封惠長樂一起數到帝君的諸多不妥。

羽九玄擡手招來守宮門的門郎將,令他將人拿下,又吩咐女官,“記下名字,送到吏部,全部罷免,永不錄用。”她娘親都沒拿到朝堂商議便定下的事,顯是另有安排,且不便宣之於眾。京城的軍械生產全在朝城,臥牛山封得那麽嚴實,識趣的都當避開。大野府的事,她另有安排,更不便讓外人知曉內情。大野府有二十多萬人,險惡的生存環境,讓幾歲的孩子就要學著怎麽在滿是毒蛇野獸比人還高的草原密林裏求活,個個皆是可戰之兵。他們還有騎兵,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再加上些步兵,足夠組成一支精銳隊伍。哪怕只有一萬人,一萬在居狼意料之外的精銳隊伍都能有奇效。傘兵,突擊居狼,想不泄露出去,從大野府挑人最合適。

羽翎軍上前,把人押開,很快便把路清出來。

最該有意見的玄甲軍、羽翎軍,反倒是風平浪靜。

他們跟著天子出征的那些年,天子行事如何,帝君如何,大家都是有眼睛看到的。天子能封樂公這麽高的爵位,那必然是有當封的理由。

大家都知道關於朝堂上參奏帝君的言論。如果不是擔心被人說帝君在軍中的威望太高影響國祚,他們都想聯命上書保軍械司不換人。

家中世代披甲人的那些,可是深知要糧要響有多難,可在帝君這裏,他供應軍械、軍糧,包括他調撥軍晌時,從來只有多沒有少。多的這部分,是他額外調的“損耗品”,說是在運輸途中難免有意外,再運的補足的話,費事,一趟多運點,把這點損耗填上,不讓他們在前線打仗還餓著肚子等糧。軍晌不是帝君押送的時候,多出來的這部分損耗就在路上損耗了,從來沒有多的。朝廷與居狼必有一戰。三關難打,錢、糧、軍械,但凡出點紕漏差錯,都是他們拿命填。

不過,他們更知道,天子親自帶著他們打出來的天下,對軍中之事了如指掌,換誰都不會換掉帝君。

玄甲軍和羽翎軍有人私下議論了幾句關於參奏帝君之事,在上頭的提點下,也都閉緊嘴,埋頭訓練。

惠長樂封公之事,便在宮門處的一場小風波中過去。

朝堂上參奏帝君的聲音也消失得幹幹凈凈。

如今還在秋收,各府縣的稅收錢糧要等到入冬後才能運到京城,又因源源不斷的人口湧向京城,使得京城的糧耗極大,朝廷的糧庫幾乎已經空了,目前撐著京中糧食的是南疆運來的夏糧。

羽九玄算過她爹的產量情況,又問過惠長樂朝城的牛羊群產下,於是定下將南疆的稻谷、玉米、鹽、海帶等運到大野府,再從大野府販出牛羊、毛皮等做貿易往來。

可是一座臥牛山關卡卡住了商貿往來。

不過,這在她爹那都不是事兒。她爹在臥牛山關卡旁邊幾裏外建一座中轉倉。各地運往朝城的物資都運到中轉倉,等人都撤走後,朝城的人再出來從中轉倉把物資運進去。如今供應朝城各作坊的物資,包括運出來的軍械等都是這樣行事。這就導致,這麽大的買賣,做成了獨門生意,利之大,讓人眼紅到……看看參奏她爹的人就知道了。

供應二十多萬人的物資,並非小數。羽九玄親自出宮,先查了圈戶部倉庫,又再到她爹的幾個大倉庫轉過,親自盯著做著遍清查盤帳,確實賬目和實物都對得上,這才調派物資運,由羽焦明和裴沖押送運往大野府。

惠長樂經過這些年的勞操,身體損傷嚴重,於是留京休養。她的府邸還有很多需要修整改造的地方,如今禮部正在操持,於是住到鎮國夫人府裏。

按禮,她嫁的是嫡長子,公婆又在,理當住在公婆府裏。可她的公公裴昶後宅一堆庶子庶女們成天鬧得雞飛狗跳。

陸敏做主,把裴貞這一支分出去自立門戶,跟裴昶和他那些沒成家分出去的庶出子女劃清界線,往後當兩家親戚走動。嫡出的裴直和裴雅,早分家出去自立了門戶。裴芽接手她父親、哥哥們在南疆的產業,都是掏金子折現買下來的,賬算得很明白。

陸敏還特意出了趟宮,把裴昶和裴直叫到跟前。惠長樂護住朝城那麽多人,養大裴顏便已經對得起裴家。裴貞不在了,裴昶還有嫡子裴直、嫡女裴雅和有一堆庶子在世,讓他自己想好找誰養老,手裏剩下的這點家業給誰。她告訴裴昶,他要是弄不明白,她不介意打斷他的雙腿接到鎮國夫人府,當娘的給他養老。

裴昶當場給她娘跪了,回去便給庶子、庶女們分家,帶著夫人搬到裴直府上。

裴直長松口氣。他爹住到他的府裏,不再管事,庶出的那些想攀著家裏刨前程的就找不到他頭上來,終於能落點清靜了,不然他都不知道哪天自己的前程讓他們給禍害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