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第2/2頁)

羽青鸞看出來了,裴曦這是忙碌多年,驟然閑下來,不習慣了。

不過她沒什麽更好的建議。朝廷確實有諸多事情要忙碌操持,但都是已經定下方向步步推進再邊實施邊看成效的事,走的是水磨的功夫。她正逐漸將權柄轉交給羽九玄,朝堂軍中都在培養太女班底,以為羽九玄繼位做準備。

羽青鸞不願自己的前二十年困在皇宮裏,再將自己的余生也捆在皇宮裏輕易不能出宮。她手裏的權勢如果交給弟弟,會葬送掉自己乃至全家上下以及投效她的人,交給元兒便無此顧慮。

她的想法,未必符合裴曦的心意。他掏心掏肺地對她好,為她、為大鳳朝、為天下做了那麽多,她想遂他的意。她思量片刻,說:“大鳳朝的天子能護住她的夫婿,你不必有顧慮。這天下是你我打下來的,由你我說了算,便是你想上朝理政,亦是可行的。”

裴曦一下子就被她老婆暖到了,說:“你要為了我,又清洗一遍朝堂?”

羽青鸞說:“裏外親疏,誰近誰遠,我分得清。於朝臣們而,換位更易掌控的天子更符合他們的心意。若沒有你,或許現在我的屍骸都已經成為白骨。我爭天下,不是為奴隸、良民、朝臣,是為自己、家人和孩子。你扶我上天子大位,你手裏的東西、我的天子大位都將交給元兒,那些急著要削你權勢的人,未必是真為國祚考慮,而是意圖分走天子權柄。軍械作坊在你手裏,我和元兒都安心,在旁人手裏……必然是要清洗收回的。”她想退位,不影響裴曦繼續掌權。她退位後,還可以跟著裴曦到處走走看看,看他是怎麽張羅作坊買賣的。若是元兒想要裴曦手裏的權,先問過她。不過,元兒那性子,是真不會介意裴曦多忙碌操持、多掙點家當回來。

有老婆支持,貌似還可以多蹦跶幾下?不能搞壟斷,各府縣的產業經濟還是可以搞一搞的。各個地方的氣候、土質、水土的差異,決定著產出也是不同的,那麽就有很多產業有待發掘。如今經濟民生社會生產力上來了,可以做的事就更多了。

羽青鸞見裴曦又開始琢磨上事,不禁莞爾,笑過後又有些心疼。裴曦可真是兩輩子的操勞命,閑不住。他能折騰琢磨的都是些作坊和生意買賣上的事,對朝廷和天下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羽青鸞由著他去。她轉身去翻女官剛送來的奏報,翻開便愣住了,喊了聲:“裴曦。”

裴曦“哈”扭頭,看過去,心想:“剛說好讓我搞事,不會又反悔了吧?”便見羽青鸞要遞折子給他。他心說:“又有人參奏我?你倒是懟回去呀。”他過去,接過折子一看,便見上折子的人是裴沖,走的是軍驛司的路線遞來的。

當年,朝城為了防備戰亂,在草原設有囤糧點。

裴貞用五萬人的性命拖住越公府,給朝城爭取到撤離到草原的時間。朝城人撤離就是往囤糧點去的。

裴沖那時候還小,又經過多年,已經不太記得囤糧點在哪了,但大致方向還是知道的。他帶著人找了兩個月,終於在草叢中找到被人特意摧毀掩蓋痕跡的囤糧點。他們再根據沿途殘留的人體殘骸、燃過篝火的火塘堆、吃剩下的牛羊肉骨頭,朝草原深處找去,一直找到被天聖太長公主滅掉的大野國國都,找到了撤離的朝城人。

朝城人撤到大野國國都時,那裏只剩下斷壁殘垣,但能讓一國建國都的地方,河流、水草都是上佳的,城池地基修修就能用。他們在大野國國都紮根生存下來。

遷徙路上病死了一些人,但大部分人活下來了,經過這麽些年休養生息人口得到恢復,有二十多萬。

當年孫密帶著騎兵打遊擊戰,打到魯城後,分出三百騎兵翻過臥牛山去找朝城。他們找到朝城人後送出信後,就留下了。畢竟那時候天下大亂,三百騎兵根本不可能長線回到南疆。三百騎兵的馬加上朝城原有的幾十匹馬,再加上他們抓了些野馬配種,養出了一千多匹馬,組建起一支五六百人的騎兵隊伍。

如今掌管朝城的是裴貞的夫人惠長樂以及他的嫡長子裴顏。

臥牛山全線封鎖,原來的朝城已經安排上作坊和各項生產,而朝城人又在大野國紮穩了根,裴沖跟惠長樂和裴顏商議過後,走軍驛司路線呈了份折子過來,請朝廷安排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