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第2/3頁)

部落首領,有稱皇的,也有稱帝的,通常來說,男的更喜歡稱帝,女的喜歡稱皇,不過也不一定,更多時候看個人喜好,挺亂的,沒有一個具體講究。羽覺得稱皇、稱帝或稱皇帝都不夠體現他的厲害和功績,於是又給自己加了一個天子的稱呼。這就是最初的大鳳朝。

大鳳朝從發家致富立國的第一代起,除了羽青鸞的爺爺丟了居狼國,世世代代都在朝外擴張、打其他部落抓奴隸。就連承泰天子,接手那麽一個爛攤子,他就封平叛,抓奴隸抓沒了好幾個部落,那些部落沒有人了,地也劃進了大鳳朝現在的版圖。

總結起來就是,大鳳朝的版圖大,地廣人稀,窮!

它的版圖形狀像個大肚壇子,最北邊的京城是大壇子頂蓋上的擰起蓋子的小揪揪,南疆是壇子底,中間鼓得像個五百斤的大胖子,從東南到西北,那是超級加寬plus版。

因山形地勢河流阻擾的緣故,道路又遠又繞,望公府的封地跟南疆之間再沒別的封地,只有一片莽莽的直線距離超過千裏的原始森林,再就是跟居狼……擦點邊。從京城到望公府的封地,直線距離間基本上也沒有封地,都是大軍進去都能被埋到沒影的原始森林。

從京城到居狼得先往南,到了老八的封地,再往西到了望公的封地,再往西北邊拐。

居狼國、望公府都在大鳳朝的西北邊,在京城的西南邊。

這麽一個奇葩地形,是當初朝廷丟居狼的最大原因。

羽青鸞的爺爺丟了居狼國,可以說是被釘在大鳳朝歷代天子的恥辱柱上摳都摳不下來。

老天子病逝的時候,握住承泰天子的手,只有兩個字:居狼!

他把這麽一個毫無家世的庶子招回京城繼位,看的就是羽承泰能打、在沒有任何外界助力、反倒還有人打壓搶功的情況下平了叛,又千裏迢迢穿過與他爭皇位的幾位庶皇子外家的封地活著到京了。這份本事,給了老天子極大的期盼,讓他寄予了厚望,把手上的那點子家底都交給了承泰。

承泰天子對羽青鸞的期望是希望她好好活著,一世平安。可從他接到回京詔書那一刻起,他往後數十年的人生都跟居狼國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羽青鸞想徹底讓天下人服氣她坐天子大位,也唯有收回居狼。

她想打居狼,得先打通兵道,需要先收老八的封地和望公府的封地。

即使她不打居狼,哪怕是為了天下安穩,也得收這兩家的封地。

可牢牢地攥在手裏的實權勢力,被朝廷用虛銜爵位加點薪祿就想換走,任誰都不樂意。

……

羽青鸞問裴曦:“漢武帝的推恩令在此處酌情采用,如何?望親王子嗣眾多。”她將望親王呈上來的想讓爵給世子的奏折遞給裴曦。實施推恩令需要時間,那是細水長流水磨的功夫,讓嫡出的其他孩子分嫡長子的權,一代代地慢慢分成無數小支流,最後再也聚不成勢。然而,他們最缺的,便是時間。可除了這個,她暫時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找裴曦商議。他在不同世界活了兩世的見識閱歷是大鳳朝的人無法比擬的。

裴曦翻看完奏折後,說:“望親王只有一個嫡子、一個嫡女,其余的都是庶出。”庶出沒有繼承權,最多就是成家的時候給點嫁妝或安家費。南疆實施的新政也不支持養小妾生庶出子女,同樣沒給他們繼承權。私生子女更是只能找媽,找不了爹,戶籍上壓根兒沒有親爹是誰的登記欄,冠姓權都隨媽,或者是媽帶著去改姓。

他很是慎重地問羽青鸞:“元兒前腳剛往老八的封地去,你現在就……”他指指望親王的奏折。

羽青鸞說:“老望公病重,望親王和世子如今都在京城,諸多望公府的公侯們也都趕到了,趁著還有老人的人情在,事情辦起來有更多些轉圜回合的余地,能多些商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刀兵。且收老八封地之事,你言之有理,望公府在一旁看著的,總要叫他們安心才是,我亦想老望公能走得安心。如果老八反了,望公府是跟著反還是幫著朝廷平叛,情形大不一樣。”老八願降,但願不願被收權就難說了,便如當初的武侯聯盟。吃到肚子裏的,要再吐出來,太難。

裴曦直揪頭發。他自從羽青鸞當上天子過後,每天都比昨天更能體會老丈人的頭發是怎麽禿的了。

如今的形勢、人心,老八沒進京等於把羽青鸞架在了火上。裴曦不知道老八會不會想到他那場病會讓他嫡姐真想斬了他。

老八稱病,確實病了一場,可有老望公病著躺在馬車上都能從南疆進京的先例在,他一個二十多歲年富力強的人,養了半個月便能下地走動,不進京是什麽意思?

羽青鸞再能容人,有時候形勢也會逼得她容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