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3/4頁)

父女倆敘舊,各自聊起兩邊的戰事和處理情況。

羽九玄又感慨,“大鳳疆土這麽大,將來如果平定天下,從南疆到京城那麽遠,要是發生叛亂,要等三月才能收到消息。”大軍再趕過去平叛,大半年過去了,遇到兵強馬壯的起兵,城都能打下一片,根基都能立穩了。

裴曦詫異地問:“你想遷都?”

羽九玄滿臉呆滯地眨眨眼,問:“遷都?”她的腦子被卡了好幾息時間,隨即難以置信地叫道:“京城……能遷?”那麽大一座城,怎麽搬?

裴曦瞬間懂了。這是覺得有地方不順心,又來找她爹當苦力。

羽九玄琢磨了下她爹話裏的意思,趕緊一把抓住她爹的袖子,“爹,京城是怎麽遷的?那麽大一座城,挖起來,咣地搬到別的地方嗎?怎麽辦到的?”

裴曦對自家女兒的想象力也是服了!

他把一些關於遷都的典故和操作講給羽九玄聽。

遷都自古是大事,比定都麻煩得多,財力、物力、人力、軍事、政治、經濟、自然氣候、地形都得考慮到。

南疆,現在還在打天下,不管是遷都還是定都,其實都沒有那個實力,但從具體情況來講,也確實是羽青鸞和羽九玄需要早早考慮的事,除非她倆想偏安一隅。

這種事,裴曦只能向羽青鸞提,最終由羽青鸞作主。羽九玄還小,辦不了這麽大的事。裴曦始終有水土不服的情況,很多事情由他去操辦,跟由羽青鸞操辦,始終差了兩成。

父女倆等到金沙城穩定下來,一起起程回鸞城。

跟隨羽九玄出來的三萬新軍,填補上玄甲軍的空缺,成為了新的玄甲軍。

鸞城因金沙城的傷亡慘重,以及占下的疆土越來越多,迎來了大招兵。

不僅玄甲軍需要招新軍,鎮守鸞城的羽翎軍也需要擴充。

裴曦又開始愁得揪頭發。打仗,錢花起來跟流水一樣,特別是守城戰,那是只出不進的。戰死的、受傷的,都需要發撫恤金。傷兵治療的花費,是一筆非常龐大的費用,還必須得治。立功的,得賞,不僅是升職加薪、虛銜待遇往上提升,還得有錢財上的重賞。

庫裏的金子都快沒有了。

銅錢……也缺。

各路公侯們起兵,大家都把銅錢鑄成戟和甲,使得市面上流通的銅錢極少。他之前用銅鑄農具,後來都逐漸更換成了鐵,用來填補南疆銅幣的缺口,結果……銅幣的購買力直線上升,大量流出。他還不能限制銅幣流出,很多生產原材料之類的東西,不在南疆產。例如北方獨有的長毛羊,它是根本不適應南方的氣候,養不活,只能通過商貿從北方采購。大軍要打仗,將來要打回京城,羊毛衫、保暖衣之類的,得先準備上。防寒的毛皮手套、襪子、帽子都得提前安排生產儲備起來。

戰略儲備,那都是只出不進的。遇到他女兒這樣的,守個城,恨不得把倉庫一起搬過去,打著囤足糧食物資慢慢熬死對方的主意,一邊誇女兒穩得住,一邊對著鸞城那能跑馬的倉庫把眼淚往肚子裏咽。她還知道給招新軍和鸞城接下來一年的養軍開銷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他知足了。

說出去都沒有人信,富可敵國的曦公快養不起老婆孩子了。

南疆的產出,每年都是有數的,打仗嘛,最肥的地方也就那些,武侯聯盟的封地打下來,至少得治理兩三年才能有余項,往北就不要想了,十室九空,那都是被來回踐踏過無數次的地方。

裴曦想來想去,還是繼續找居狼王。

居狼王自立了那麽多年,守著天險,守著大西北隨便開荒拓地,有金礦和銅礦,雖然都是產量小的礦,開采成本高,可人家用的是奴隸,成本低到可憐,也是暴利。最重要的是,居狼不產鹽,得找他買!

反正將來南疆跟居狼必有一戰,吃高價鹽去吧。

裴曦挾南疆兩場勝戰之威,又給居狼提了回鹽價。

居狼跟以望公府為首的公侯們開戰,居狼王親征已經快打到望公府的封地,遭到望公府的拼死防守。

雙方打得極為激烈,望公府他們也是損失慘重。

這時,急報,南疆王和王世女,兩條戰線盡皆告捷。

武侯聯盟和喬世侯,都不知道哪一個更慘。喬世侯病死在半路上,他的手下護送他的屍體回到喬城,人數不足五千。至於武侯聯盟,因為降而復叛,羽青鸞已經不接受他們的投降,挨座城打過去!

居狼王算盤了下,如果現在退守險關,養精蓄銳,待到南疆來打居狼時,憑借險關抵禦南疆,或消耗他們的兵力,或據險一守,至少能安居一隅。

他們如果堅持打下望公府,必然損失慘重,將來遇到南疆,沒有比現在更好的險關可守,很可能出了居狼三關的大軍,在守占下的疆土時,就被南疆大軍殲滅。到時,即使有居狼三關據險可守,無人來守,也是守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