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第2/3頁)

兵部尚書告訴羽九玄不樂觀。

喬世侯自己就有十八萬大軍,再加上沿途收的武侯、流匪、野甲人,聚集二十多萬之眾,蟻多都能咬死象。

而南疆,十萬玄甲軍中有五萬跟著南疆王去了武侯聯盟封地,這是明面上的。

玄甲軍中最具威懾力和殺傷力的是神弩軍。神弩軍總共有一萬人,由三位副將各統領三千,還有一千人則由雷巖直接統領。這三千人中還要刨去親隨護衛、機弩維侯、工事後勤等,一個副將麾下滿配是一千五百台弩,但通常是在一千到一千三四之間,因為經常有機括或零件壞了需要維護的。

雷巖跟著南疆王出征,帶走了自己的一千人和兩個副將,神弩軍在金沙城只留下一位副將。如今金沙城只有二百台重弩、八百台連弩。

弩的射程遠,神弩軍在戰場的最後方,基本上沒有直接面對敵人的時候,幾乎沒什麽傷亡,大部分時候都是老兵的年齡到了要退役,才需要補充新兵,因此,鸞城的弩軍新兵只有一千人。即使把新弩兵都拉到戰場上,也只夠多五百台弩。

弩少,無法做到當初對付羽飛鳳所領的親隨軍那樣將射程內的人全部碾壓,必然是要近身搏命的。

金沙城有城墻,沒有太多需要重盾兵的地方,五千重盾兵只留下兩千。

目前金沙城的主力是四位大將軍統領的步兵編陣,全是拿輕盾、長刀、長矛的近戰部隊。這相當於四萬近身肉搏打二十多萬,至少一打五。

戰場還拉得很遠!

金沙城離南疆有一千多裏路,如果要派兵支援,需要從鸞城調派,而軍械生產作坊、軍糧生產作坊則在比鸞城更南的地方。從金沙城派出信,到鸞城的援軍到,即使急行軍也要兩個月。

如果喬世侯填人頭硬攻,五萬人在沒有後援補給的情況下,撐不了太久。趁著喬世侯沒到,南疆現在就得動兵、調派物資增援,不然就晚了。

兵部尚書羽金盞建議把訓練的三萬新軍立即轉正,支援南疆。如今南疆能調動的,只有新兵營的新兵和一萬羽翎軍,武部倒是有幾萬人,但他們的職責是維護境內安穩,是斷然不能調出去的。

軍械糧食都不愁,曦公是個喜歡囤戰備物資的。曦公最初是想囤夠十年戰略儲備,不過南疆供不上,他咬牙切齒地到處摳戰略儲備,之前朝城之事,曦公一怒之下掏了回家底,後來又攢下不少,至少夠打兩年的仗。

十二門郎將都目光炯炯地看著羽九玄。

打仗時常有傷亡,有了傷亡就需要補充新兵。羽翎軍缺人時,從玄甲軍裏挑,玄甲軍裏缺人時,在新軍裏選拔。那些應征選拔入伍進入玄甲軍的,其實都是先入新兵營,訓練出來後,再由那些大將軍、副將來挑走。

三萬新兵,除了一個總教頭安雁行外,連個副將都沒有,級別最高的就是千總。新兵中的千總、中郎將、包括率領百人的校尉都是由玄甲軍中的武將們輪崗過來擔任,不是固定的。

羽翎軍守護王府安危,很難有機會上戰場拿戰功,大部分時候只能熬資歷。南疆王親征,他們沒趕上,如今鎮守金沙城的幾位大將軍麾下是滿員的,他們羽翎軍可以拉著新兵出去立立戰功。

不過十二門郎將只能想,不敢說。

因為他們如果出征還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羽九玄親征。南疆王已經帶兵親征,他們要是提議讓王世女也親征,半個南疆朝堂的人都得跳起來跟他們拼命。

他們的眼神已經出賣了他們的內心,席間眾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目光惻惻地看向他們。

羽九玄正在琢磨這場仗要怎麽打,忽然覺得殿中的氣氛有異,順著大家目光看過去,發現他們在眉來眼去,輕輕吐出一個字:“何事,說。”

新上任不滿一年的門郎將常蕩寇硬著頭皮問:“不知三萬新兵,何人為將?”他清清嗓子,抱拳,出言鏗鏘有力:“末將願自薦率軍出征。”

門郎將常蕩寇頓時遭到其他門郎將的一起鄙視,他們也不甘落後,紛紛自薦,願意帶著三萬新兵出征!

羽九玄擡起頭看向他們,心說:“我還在鸞城呢,你們就想甩下我上戰場。”

殿中眾臣見到他們只是自薦領兵,沒慫恿羽九玄親征,全當沒看見。也確實沒有比他們更合適帶兵增援的人了。

羽九玄的視線掃過眾人,想到喬世侯以智計聞名天下,把越公侯都一鍋劊了,她再想到她爹經常吐槽他們打仗鐵憨憨,十二個不放心他們跟喬世侯那場仗。要是她爹在,那就隨便啦,反正她爹……咳,可她爹不在,南疆不缺猛將,缺智將。

她略作思量,說:“再議,先吃午飯。”起身,走了,去王府後院找她奶奶去了。

大家聽到先吃午飯下意識想到曦公,愣了下,回過神來時,王世女已經快步離開,影子都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