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2/3頁)

羽青鸞滿臉無語地看著裴曦,很想問他的花樣怎麽這麽多。

之前,南疆大軍的軍隊是按照兵種編,步兵、盾兵、弩兵,步兵又由長矛兵、刀盾兵混編,如今竟然還要又將整個編好的大軍再分成至少三支?這三支又要怎麽拆分整編?

大軍都已經拔營眼看就要出發了,他跟她說大軍需要重新整編,且言之有理。

戰事不能馬虎,裴曦提出更好的方案,羽青鸞立即采用。她當即召集軍中的大將、副將,讓他們先把自己撒出去的探子召回來,清查回營的探子中有沒有混進奸細,再根據裴曦的提議,把大軍行進調整為先鋒、中軍、後衛,將原本的重盾兵一分為二,留三分之一墊後。

先鋒軍走在最前頭,是最危險的,也是最容易出戰功的。

羽青鸞有心歷練麾下將領,前鋒、後衛都將領軍三千人的副將擔任,輪流來。開路、探查情敵、沿途情況的任務都交給先鋒軍去辦。

王帳中的大將軍、副將們聽到南疆王臨出發前下達的命令,都不由得悄悄地看了眼旁邊單手托著下巴琢磨事情的曦公,都在猜測肯定又是他獻策,然後恭恭敬敬地領命出了大帳,按照南疆王的命令軍行,出發。

……

裴曦有點感慨的就是騎兵太少了,不然派騎兵當先鋒那效果杠杠的。

大鳳朝總共有將近三萬匹馬,但公侯們眾多,每家分上二三十匹,兩萬多匹馬分出去了,以前只有天子能組建得起騎兵。南疆從承泰天子那得了不少馬,羽飛鳳親征南疆又送了批快遞過來,再加上他們打下不少公侯府,又得了些,馬匹看起來不少。可孫密千裏奔襲打遊擊,折損了不少戰馬。南疆後來打下的封地得來的馬,只勉強把那缺補上。裴曦建軍驛,真是掏了老底,只給羽青鸞留了兩千騎兵。

這兩千騎兵從頭到腳都寫著“金貴”兩個字,如果拿去打仗,折損一匹都得讓人心肝兒疼,平時就是給他、羽青鸞和羽九玄充牌面糊BUFF用。

馬的繁殖慢,通常要養到五年以上才能用來繁殖,一胎要懷十一個月,還不能年年懷,得休養。馬挑飼料,要天天遛,需要肥沃的草場,吃得還多,養一個騎兵,連人帶馬,比養十個玄甲軍都費錢。

裴曦想想就算了,要是能夠打回京城,那邊有茫茫無盡頭的大草原,說不定才能想想多養騎兵的事。

他顛顛地跟著老婆一起出發,繼續打醬油,不時看看羽青鸞的眼睛。她沒休息好,眼袋都出來了。如今已經是夏季,太陽很曬,熬夜加不注意防曬,再美的盛世美顏也架不住這樣禍害。他想給羽青鸞戴頂遮陽帽,又有點損害南疆王的威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曦公愛美,他又不要威風的,愛怎麽遮陽怎麽遮,敷面膜都敷得理直氣壯,羽青鸞不一樣,她是王,得有威儀。

羽青鸞覺察到裴曦的視線,不時地側頭看去,終究沒忍住,說:“有事便說。”

裴曦忍無可忍,把遮陽擋風的幃帽扣到她的頭上,連陽光帶風沙一起擋住,頓時舒服了。

羽青鸞無語,隔著輕紗看他一眼,默許了。

……

太城,陳緯則沒那麽舒服了。

他帶著八萬大軍埋伏在太城,想著即使南疆王去到嘯城,那也能俘虜到兩三個大將,拿下南疆兩至三萬玄甲軍。他沒想到,他們等到天黑南疆大軍都沒來,探子一波波地派出去,只回來幾個,告訴他,沒見到南疆大軍。

半夜,有探子身中數箭吊著口氣跑回來,只說出句:“孫茂、孫密帶著新招收的玄甲軍往太城來了。”

孫茂那廝就夠難纏的,孫密可是南疆十二門郎將之一,兩千騎兵數千裏奔襲如入無人之境,劫掠的公侯府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他帶著玄甲軍來了!

陳緯知道肯定是詐降的計策被識破了。

南疆大軍沒來太城,那就是先去了嘯城。

嘯城怕是有很大的麻煩了,很可能守不住。

太城跟嘯城,便如左膀右臂,互為依靠。

他這時候面臨兩個選擇,一,馳援嘯城,保下嘯城,但很可能趕不及。南疆既然識破了計策,必然是要先拿嘯城,再拿太城。孫茂、孫密肯定是算好時間再過來的。二,如果嘯城已經失守,南疆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太城,他這邊也很危急。

陳緯趕緊派人出去打聽太城方向的消息。

同來的三個武侯以及各封地領兵的貴族們等到夜深才回去休息,都留了人手等消息。他們在陳緯收到孫茂、孫密的消息時,也都知道了,連覺都不睡了,紛紛起床,齊齊聚集在武侯府大廳議事。

他們剛聚齊,嘯城方向來報信的人到了,帶來了一個消息:南疆大軍在矮腳山上駕弩,箭雨傾城,嘯城全軍覆沒。他們還挖火坑焚燒嘯城大軍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