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2/3頁)

巨木城地勢平坦,四通八達,無險關可守,並不適合作為關要。

然而,南疆連自己的都城都不修城墻,他們守城靠的從來都不是險關、城墻,而是箭雨和精兵猛將。巨木城無遮無掩,一馬平川,誰若是想攻城,那跟當活靶子沒區別。

羽青鸞給武侯們開出歸降條件後,便開始著手整合虔公府的封地和孫大才家裏占下的幾座城。

孫大才跟著羽青鸞一起來到巨木城。

他家人丁簡單,除了嫡長子孫茂,其余的兒孫要麽在玄甲軍中,要麽在羽翎軍中。他的嫡三子孫密,如今不僅是門郎將,還是王世女的武課師傅,官拜少傅。

太師、太傅、太保三公輔佐天子,位同公爵。

少師、少傅、少保是後來南疆新添的官職,輔佐王世女。少師教文、少傅教武、少保負責保護安全。羽九玄的文課學得極雜,因此少師之位空懸。她的少傅是孫密,少保則是世代門郎將出身的安門郎安雁翎。

在孫家人看來,他們家的前程在南疆,守巨木城也好,順勢占下周圍沒有封地主的封地也好,那都是為了掙軍功。南疆王到來,他們將麾下的封地、兵馬悉數上交,折算成的可是實打實的軍功。

羽青鸞將十塊封地原有的披甲人、戰奴都召聚到一起,按照選拔玄甲軍的標準挑選。選上的,作為玄甲軍新兵歸入新兵營進行操練。

孫茂麾下一萬多人,選拔過後只剩下兩千多人,羽青鸞給他湊成三千人整數,封他為副將。

淘汰下來的那些成為退役軍人,按照官職戰功給予退役補貼,包括錢財和土地。封地上的土地,從封地主到士族豪商,除按照南疆制度的標準留下部分外,其余的全部收歸朝廷重新劃分。優先分得土地的,就是這些退役下去的。

戰奴分得的土地少,一人只有五畝地,且不一定是良田,但他們能夠脫離奴藉成為自由身,還有土地安生立命,便有了成家立業的本錢。將來他們練好武藝養強壯身體,朝廷如果再征兵,他們還可以去應征,到那時進去就直接是甲兵待遇,前途跟當戰奴是天壤之別。戰奴們得知自己的退役待遇後,歡天喜地感激涕零。

有百夫長被刷下來退役了,雖然有點顏面無光,但玄甲軍的前身是親隨軍,且選拔比朝廷挑親隨軍還要嚴格,被刷下來的人多了去,讓他們跟親隨軍出身的玄甲軍撂狠話,還沒那膽子。退役後,官職補貼都能拿不少,而且,還能再去考武部。

武部的選拔比玄甲軍要稍微松一些,一些從玄甲軍那淘汰下來的,轉頭又考上了武部。退役待遇照拿,新的差使繼續當,雖然比不上當玄甲軍,但對那些年歲稍大,想靠戰功晉升拼不過年輕小夥子的人來說,進入武部留在當地任職是個很好的選擇。

選拔玄甲軍被淘汰了,連武部都沒選上的人,只能拿錢拿地退役,回家種田經商另謀生路。南疆朝廷選拔玄甲軍和武部的標準,讓他們連另投別的公侯的心思都沒有。萬一跟玄甲軍對上,怕不是要被打死?

孫茂一方威勢極盛的侯爵到羽青鸞這裏只當了個統兵三千人的副將,讓虔公府以及眾武侯們都齊齊側目。

陳緯第一個出來替孫茂抱不平,給孫茂寫信,說老弟,南疆王太虧待你了。他又給南疆王寫信,細數孫茂功績,表示對孫茂的待遇痛心疾首。

羽青鸞收到陳緯的信,直側目,扭頭問正在翻糧食帳薄盤算糧草的裴曦:“陳緯真是陳瓊的親兒子?嫡長子?”覺得當玄甲軍副將委屈?玄甲軍的將軍,統兵萬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門郎將的標準。

裴曦說:“他那人向來臉大,陳世伯心軟舍不得病逝兒子。”

陳武侯比裴略小上許多,跟裴家原本也不是世交,不過裴曦說有救命之恩陳武侯對他有救命之恩,一直喊世伯,大家也就認了。當年讓裴曦喊世伯的,也不止陳武侯一個。姜二郎他爹還是姜世伯。

說曹操曹操到,兩人正說到老陳武侯,門口的宮侍來報,“老陳武侯求見。”

老陳武侯身子不太好,在郁城養病,怎麽突然到巨木城來了?羽青鸞說:“宣。”

沒多久,就見到左手拄著拐杖右手抱著一個一歲多大點的小女娃的老陳武侯進來了。老陳武侯的頭發發白,背也不再如當年那般挺拔,略彎,進來後,把孩子放在地上,便伏地叩首。

裴曦扔下手裏的筆,快步過去扶起他,又讓人給搬張椅子來,問:“您怎麽過來了?”

老陳武侯說:“混賬逆子不成器,我年紀大了,身子骨也不成了,管不住他了。我抱了他一個庶女逃出來,給他留點血脈,也算是對得起一場父子緣分了。”

裴曦聞言呆滯當場,愣是半天沒有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