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2/3頁)

井巔問他:“把自己宣誓要保護的人抄家滅門屍體扔到野狼子山喂了野獸,還有臉留在武部?”

那人面紅耳赤,不再說話。

收繳武械的玄甲軍過來,把那人的甲衣、腰刀、單弩、箭囊等全部解下,拿走了。

不多時,一千武部的人,全都只剩下底衣、長褲。

他們在玄甲軍的押送下,回到各自的營房收拾行李,然後被趕出了武部大營,各回各家。

四千玄甲軍,暫時安置在武部大營,等待新的武部駐軍過來交接。

這麽多玄甲軍過來,抄了三個衙門,大野縣城又一次轟動了。他們之前見到曦公離開,還以為這事就這麽完了呢,沒想到……竟然還有玄甲軍過來。

從鸞城過來的那些觀望的貴族、士族和豪商們私下議論紛紛,全都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更沒想到南疆王會派玄甲軍過來。

又過了兩天,鸞城那邊的消息傳過來了,他們才知道因為大野縣的事,南疆王罷免了三個尚書、兩個侍郎。尚書可是除輔佐天子位比帝師的三公以外最大的官,竟然因為大野縣的事被罷免了。

所有人這才真正意識到,南疆王和曦公治下的南疆,跟大鳳朝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完全不一樣。

那些非貴族出身的人,盡都沸騰了。以前,他們的命在貴族那裏就是螻蟻,說打就打,說殺就殺,家業財產包括人說搶就搶,裴昌幹的事,在大鳳朝各個封地都有,但從來沒有貴族因此受到懲罰。

如今,不一樣了。

裴昌,那是什麽人?那是曦公的庶出哥哥,鎮武侯府的庶公子!曦公的父親剛過世,屍骨未寒,裴昌犯了事,曦公和南疆王照樣辦他,沒有情面可講。

至於貴族們,對此意外,也不意外,想法也是各有不同。

有些人覺得南疆王是顛覆禮法制度,可大鳳朝遍地公侯造反,南疆王幹的事也算是造反。大家連反都造了,大鳳朝的禮法制度早就不存在了。他們私底下罵幾句,面上誰都不敢說什麽。畢竟南疆王的態度擺得清清楚楚,她首先要收拾的就是各封地的封地主,天底下最大的大貴族們。

也有貴族覺得這是好事,畢竟按照以前的禮法制度,能夠襲爵延續貴族身份的只有嫡長,非嫡長的那些很快就會淪落成士族、豪商、地主。南疆的律令雖然不利於襲爵的嫡長那一支,但能夠保障其他更多的兒孫,只要兒孫教得好有才幹有本事,都能去謀富貴前程。

大家的議論中,南疆王的詔令以及新調遣的一千武部到了,井巔正式走馬上任大野縣武部司司掌。

羽青鸞的庶出七弟羽翔翊成為大野縣令。

羽翔翊是承泰天子的庶七皇子,跟其他三位庶皇子一樣都有繼位權,他的外公擁立他為翊王起兵,他放著翊王不當,天子繼位權不要,跑到南疆來投奔嫡姐,現在還跑來當縣令,真是驚掉滿地下巴。

很多人暗自驚嘆,羽青鸞是真敢用他,而羽翔翊也是真敢幹和舍得下臉去幹。縣令跟皇子的身份地位差遠了。

羽翔翊才不管別人怎麽議論,實惠最重要。

他老老實實好好地給嫡姐當差,將來嫡姐要是得了天下,以嫡姐的為人,他保底是一個公爵,極有可能封王。一邊是爭天子大位送命,一邊是跟著嫡姐將來封公封王,傻子都知道怎麽選。

當縣令不丟人,大野縣比他之前的封地要大,而且當縣令摸不到兵權,屬文官,安全。

羽翔翊美滋滋地走馬上任,給嫡姐夫寫信,求支援。大野縣被裴昌把士族豪商地主都殺光了,如今要搞民生發展,沒人可用。這方面,他嫡姐夫可是人才濟濟,找他求助是最合適的。

鸞城

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及左右監察審理大野縣抄家滅門案。

掌刑司的人做夢都沒想到,他們給裴昌和甲義收集的罪證,最後成為要他們命的罪證。第一項罪名,瀆職,作為掌刑司,見到有人行兇,不去阻止、不及時上報。第二項罪名,貪功養惡草菅人命,為了辦大案立功升職,縱容裴昌、甲義為惡。

因為造成的後果過於嚴重,南疆王羽青鸞決定從嚴從重處理以儆效尤,將掌刑司涉案的官員全部判了斬首抄家。

他們不是喜歡看別人被抄家滅門嗎?

羽青鸞不至於滅他們的門,抄家可以給他們安排上。

至於大野縣情報處,為了方便行事,披的是商務部的皮,由瑞臨長公主掌管。瑞臨長公主病重,接任她的羽青雀侍疾,於是,羽青鸞親自處理。情報處向來都是秘密行事,在暗處,不方便公開審理,羽青鸞另外派人審理過後,便悄無聲息地把他們都處置了。

大野縣情報處瞞報則是見錢眼開,勒索到裴昌那,結果裴昌給錢痛快,每次抄家滅門都給情報處好處,一起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