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2/2頁)

事出反常,必有妖,大野城冷清得不正常。

搞經濟這一塊屬於商務部和當地縣令的事。

隨著南疆疆域的擴張,在原本的村鎮之上,又設了縣、府,縣相當於地級市,府則相當於省。

海鎮、南疆、邊林、密林、上隅、花丘都屬於南疆府,府城和駐軍都設在南疆城,一把手叫太府,相當於知府、省長。

鸞城是王都,定為直轄,雖然只是一座城,但跟府是平級的。

新收的環抱、鹿角、四通等十六城劃成一個府,叫通元府,府城和駐軍都在四通城,太府的位置現在還空著,十六城的縣令也沒配齊,目前還處在各地自理、直接聽令鸞城調派的階段。

裴曦剛到驛站,下了鸞駕,就見到了他的庶出二哥裴昌,也是新上任的大野縣令。

他的那些庶出兄姐們,除了裴六、裴七,他都不太熟,上頭的三個哥哥兩個姐姐都不是有大本事的人,都由他爹安排,從來不往他的跟前湊合。父親過世,除了安家在鸞城的兩個庶姐,幾位庶兄在外謀前程,都沒能趕得回去。

裴曦對這個庶出二哥是第一次見。

四十多歲的漢子,養得白白胖胖的,五官輪廓像他爹裴略,眼睛和眉毛估計是長得像媽,有點眯眯眼,笑起來有點猥瑣。

裴曦剛沒了爹,哪怕是個沒什麽往來的庶出二哥,見到也覺得親切,笑呵呵地招呼裴昌和一眾隨同官員入內說話。

他轉身往裏去的時候,瞥見裴昌身後的兩個官員互相使了個眼神,不知道私底下在嘀咕些什麽。

裴曦帶著羽九玄和羽焦明出行,且不說儀仗,護衛的羽翎軍都有三千人,再加上貼身隨從、近侍及各路人員,足有五千人。這麽大支隊伍,行蹤隱秘不了,因此每到一城,幾乎都等到全城官員的恭候。

也方便,至少各部的職能部門有沒有安排齊全,一、二把手長什麽樣子也算是一目了然。

裴曦進入室內,落座後,問起大野縣的治理情況。

裴昌回道:“一切都好,我上任後,首先就大力整頓了城內的治安,務必保障了境內安穩沒有人作亂。地也都種上了,沒有荒蕪的,朝廷大力支持開設的那些商鋪也都開設起來了。”

裴曦點點頭,說:“那就好。”他覺得這大野縣從頭到腳透著股怪異。商鋪開起來不等於生意買賣做起來了,店鋪裏沒客流,也不見有人買賣貨物,可不叫生意做起來了。街面上也冷冷清清的,這會兒在場人的態度也是怪怪的。他的庶出二哥倒是一片熱絡積極,但其他人就是一副冷眼看著裴昌表演的樣子。

裴曦只好先吃飯,等宴會結束,大家都撤了,把南敏派出去看看街面冷清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南敏是南戟的兒子,今年二十出頭,頗為機敏幹練,留在他身邊當個貼身護衛,幹些跑腿的活計。

羽九玄和羽焦明換上日常出門的便裝,跑來找裴曦,他倆想要出去轉轉。

裴曦讓他倆帶好護衛,自己又給他倆安排了人手暗中跟著,便讓他倆自己出去浪。

兩個小家夥不到半個時辰就回來了。

大野城宵禁,到處都關門閉戶,路上除了巡邏的差役,沒人。差役見到人就要查戶籍,他倆如果不是亮了身份,差點被抓進縣衙大牢。

裴曦無語,問:“大野縣的縣衙有大牢?”

在南疆,公、檢、法在刑部,有糾紛、有案件那都是往刑部衙門去,大牢也在刑部,不在縣衙。為了保障公正性,刑部是完全獨立的衙門,它只受朝廷的監察院監督。刑部尚書直接向南疆王負責,刑部辦案、辦差不經過任何部門,最多就是如果案子太大,抓人時不夠人手,會從相當於武警部門的武部請調增援。

縣令沒有判案審案的權利,縣衙就是搞地方經濟民生發展的部門。

羽九玄很想問,爹,你沒有發現你的庶出二哥很有問題麽?她爹傻也不是一天兩天,羽九玄早已習慣,於是提了句,“整頓治安是刑部衙門的事,非縣令份內之事,裴昌上任便幹了。”裴昌一個縣令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城內治安,這手伸得有些過長。她只簡單地提了句,朝親爹行了一禮,拉著弟弟走了。當女兒的,得給爹留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