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3頁)

裴曦早想好了,都跟羽青鸞商議過了,他問道:“南疆王怎麽樣?”叫南疆王,霸氣,大家一聽就知道是誰。

他提議的,自然沒有人反對,眾人起身,行叩拜大禮,將青鸞長公主的稱呼正式改為南疆王。

禮部尚書信公與大家商議定下稱王大典的日子、鑄造南疆王金印,又詢問裴曦的大印要怎麽鑄?裴曦有兩枚大印,一枚是他自己的曦公大印,一枚是他作為青鸞長公主夫婿的大印。

羽青鸞說道:“王之妻稱為王後,王之夫稱為王君。”

她以大鳳朝無天子的名義,執天子劍、虎符、天子印璽封自己為南疆王監國,將天子詔書通傳天下。

最近兩年,大鳳朝冒出了三十多位自封的王,羽青鸞是唯一一位有天子授封詔書的王,她也是大鳳朝九百多年裏唯一的一位女王。

消息從南疆傳出,震驚天下。

那些有意爭奪大位的人,除了罵上幾句,誰都拿她沒有辦法。南疆太遠了,打不過去。

老六瀚王收到他嫡姐的封王詔書,嚇出滿身冷汗,卻是箭已離弦,唯有咬牙走下去,生死勝負各憑本事了。他打了那麽多封地,身後有扶持他的外家,還有那麽多投效他的人,他要退,也無路可退。

……

羽青鸞稱王的次月,羽九玄年滿七歲。

她立羽九玄為王世女,定為王儲。

羽九玄是嫡長女,即使是按照大鳳朝的禮法制度,也是母親爵位的第一繼承人。

羽青鸞生羽焦明的時候,沒有把女兒、兒子的排序分開排,繼承順利便是從嫡長開始。

她都稱王了,旁人便是想拿兒子的繼承權說事也站不住腳,立羽九玄為王儲理所當然。

羽九玄被立為王世女的第二天,便被她娘扔去了玄甲軍大營,還給她找了個武課師傅。

孫大才征戰多年,如今上了歲數還得忙著操練玄甲軍,羽青鸞也不好再像他壯年時那般指使他幹各種事,於是挑了孫大才的嫡三子孫密給羽九玄當武課師傅。

孫密十九歲,是十萬玄甲軍裏唯一打敗孫大才的人,打遍玄甲軍無敵手,經常跟在羽青鸞身邊當貼身護衛和陪練,把羽青鸞和裴曦撂翻了不知道多少次。

羽九玄淘氣,府裏的武課師傅根本鎮不住她,找一個經常把她父母撂翻的孫密過來,不怕她翻天。

羽九玄每天兩個時辰的武課,一個時辰跟著孫密學武,一個時辰跟著玄甲軍一起操練。

她精力旺盛,又愛蹦跶,還是個不服輸的性子,去到玄甲軍大營,宛若泥猴,跟親隨軍們比武被撂翻在地,滾出滿身泥。

裴曦看到女兒混世魔王的樣子,心想羽青鸞當年如果沒有被拘在宮裏活得那般艱難,是不是也是羽九玄這樣。

孫大才陪裴曦逛玄甲軍大營,看到正在跟玄甲軍交手的羽九玄,恍惚間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羽青鸞,很是感慨地嘆道:“歲月過得真快。”

裴曦看向孫大才,怎麽突然感慨上了?

孫大才說道:“看到小殿下突然想起南疆王小時候,世女殿下頗有當年南疆王的風采。”

裴曦:“……”算了,不打聽了,女兒隨媽,挺好。

他們來到南疆忙了這麽多年,各項事情終於全部上了正軌,各部的人員基本配備到位,裴曦和羽青鸞終於有了些空閑。

兵出南疆暫時不用想,因為囤積的糧食還不夠多,南疆還在開地,大力發展生產和鑄造鐵器方面。

他必須保障有足夠的戰鬥物資補給、人員補給才能打得起仗,包括普及教育也至少要等到第一批學員畢業有點工作經驗,可以治理打下來的城池時,才好開戰。

如果打下來的城池不能及時利用起來成為穩定的後方,以南疆的偏遠以及運輸的緩慢,必然會……將戰線拉得很長,當初他們怎麽耗死羽飛鳳的,別人就能怎麽耗死他們。

修橋、修路、盡量少繞彎路,是必不可少的,從海鎮到花丘的路,在那些小河上架了橋,能省很多路程。從戰略上考慮,將來往外擴張,修路也是必須的工程之一。

於是,玄甲軍裏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叫做工事部隊。

他們不打仗,負責造各種工事,修橋、鋪路、建防禦工事、蓋營地,都歸他們。工事部隊剛成立一年多,目前還處在訓練和調整階段,至少得練上兩三年才能放心派出去配合攻城平天下。

灌鋼法研究出來了,武器再次升級。

民用鐵器也逐漸多了起來,木工、石匠要用到的工具都換成了鐵制的,如鐵鋸、鐵錘、鐵釬等。

南疆的發展很快,但重點都放在開荒種地和手工制造業方面,離裴曦理想中的建成上輩子的旅遊古鎮樣子還差得遠,且風俗民情不一樣,他的審美跟大家也不一樣,尚武的大鳳朝人民更喜歡原始粗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