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2/2頁)

羽飛鳳從黃昏點著燈翻看他父皇留下的詔書,一直看到第二天中午才看完。

他的父皇,他的父皇,把他皇姐和四個庶皇子全部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庶皇子們三年不進京,就怕他把他們殺了。朝中眾臣全部早就已經請辭,位置空懸,是怕他清算吧。

大肆封賞,是想留給他一個沒錢沒糧打不起仗、養不起親隨軍的京城。他打不起仗,便震懾不了公侯們,那麽他們極可能不會來進貢,甚至造反,那時候,他自身難保,又哪有余力找遠在南疆的皇姐的麻煩。

說不定,他皇姐也是造反中的一員。

羽飛鳳踏出刻詔院,即疲憊又精神亢奮。

蕭廣義滿身血汙地回來稟報,已經接掌了親隨軍,處死了一些不太聽話的人。

羽飛鳳看他滿眼都是血絲,顯然是熬得厲害,說道:“大舅哥辛苦了。”他留蕭廣義用過膳,問:“神鳳山如何了?”

蕭廣義說:“十二門郎將帶著三萬親隨軍,離開了京城。”

羽飛鳳愕然問道:“十二門郎將?周敬也走了?”

蕭廣義說:“是。十二門郎將、三公六卿的府邸、瑞臨長公主府、青鸞長公主府,一個人都沒留。先天子的親信舊臣,全部離京。”他剛想問是否派兵追擊,便見羽飛鳳匆匆離去。

羽飛鳳當即趕往太內司金庫,見到裏面還有金子,長松口氣。他讓太內司的官員拿來賬薄,讓他們算現在太內司還剩下多少余錢、余糧,親隨軍的開銷還剩下多少。

他一天一夜沒合眼,熬不住困意,在太內司睡著了。

他夢到皇姐來殺他,嚇醒,才發現已經天亮了。

太內司的官員告訴他,太內司的余錢和余糧,夠支應到年底公侯們進京。

有錢有糧才能養親隨軍,那是他立足天下的根本。

羽飛鳳的正牌老丈人蕭世侯來了。

蕭世侯的態度極為恭謹,半點沒有仗著自己是老丈人就對羽飛鳳不敬的樣子。

他告訴羽飛鳳,在國喪期間,京中貴族大量出逃,眼下已經是十府九空,就連朝廷都空出大半,且全是位高權重的要位。

這些陣子,他有注意京中存糧,發現京中的糧越來越少,豪商們都將糧運去了南疆。裴曦的商隊還從京中買走了許多糧食,京中糧商的存量幾乎只夠到秋收。

京城人口眾多,僅周邊方圓幾百裏地的出產,供養不起京城的人。

如果公侯們在年底不進京,京城恐怕會出現糧荒。

蕭世侯只講述京中眼下的實情,請羽飛鳳定奪,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羽飛鳳略作思量,覺得還是該安穩京中,將京中的空缺填上。

沒錢沒糧,不怕,他還有神炭司,能以神炭換糧。

他把售賣神炭籌措糧食的事情交給蕭世侯去辦。

蕭廣義來報,探子來稟,離京十二門郎將都帶著親隨軍回了各自的封地,周敬沒有封地,則是帶著三千親隨軍一路南下,看樣子是要去南疆。

羽飛鳳的面目當場扭曲,難以置信地大聲叫道:“他是我的武課師傅,他的嫡女是我的協妃,未來的協後,他不助我,竟然千裏迢迢奔赴南疆投奔羽青鸞,為何!”

蕭廣義說:“虎符很可能在他的手裏。”

羽飛鳳氣得當場掀桌,叫道:“來人。”

有親隨軍進來。

羽飛鳳咬牙切齒地叫道:“賜死周協妃,把屍體扔出去喂狗。”

蕭世侯和蕭廣義的眉頭一跳,不動聲色地交換了一個眼神。

親隨軍看了他一眼,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領詔去辦。

羽飛鳳對蕭廣義說:“征召親隨軍,補齊十萬之數,你去辦。”他又對蕭世侯說:“限你在一個月內調齊大軍出征的錢糧,朕要禦駕親征踏平南疆。”

蕭世侯拱手說道:“京中存糧可供三月,此去南疆,行軍需要三至四月,南疆富庶,存糧極多,只需備足三月糧食即可。”

他頓了下,又說:“建城,絕對三年五載可成,即使裴曦有天大的能為,他也修不起城墻。南疆無城可守,裴曦的苦奴、以及青鸞長公主所領的親隨軍,便不足為慮。朝廷大軍出征,沿途還可調用各封地的錢糧兵馬。天子親征,也定能震懾有不臣之心的公侯們。”

蕭廣義說:“南方富庶,產糧,即使拿不下南疆,轉戰巨木、懷城等地,亦是可行的。重兵封鎖南疆的商道,再卡住懷城鹽道要塞,便將鹽道卡死了。朝廷占住懷城,陛下的幾位庶兄,亦是發兵便可立取的。”

羽飛鳳思量半晌,覺得這方法可行,說道:“善。”當初,天聖太長公主的形勢比他現在更遭,率領親隨軍出城,將敵方滅了國,奠定了無上聲威。他此番出京,以十萬親隨軍壓境,誰敢不臣服,踏平他的封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