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2頁)

三公齊齊默默地看了眼蠢太子,心說:“還不是因為你。”這樣的太子,輔弼不起,將來天子駕鶴,他們必然告老歸鄉。

天子問太子:“那你屬意何處?朕瞧著懷城亦是頗好。”

如果太子能以懷地相償,說明他還有些姐弟情分,將來嫡庶眾皇子相爭時,姐弟倆還能聯手。太子那時已經成年,又經過眾庶皇子造反的難處,姐弟矛盾可解。

青鸞和裴曦便不用去那窮苦之地。那地方,即使有鐵,一把鐵劍要鑄好幾個月,要開采鐵礦,且不說要耗費的財力、勞力,便是開采鑄造,至少要積十年之功,方能有所用處。十年後,新天子都坐穩皇位了,而鐵礦之事泄露,必遭朝廷清剿。

太子想到懷公造反的事,心裏便是“咯噔”一聲,忙說:“兒臣以為,懷城是鹽道咽喉,當派親隨軍駐紮,繼續由太禮府輪流派官員打理,不宜分封。”

殿中眾臣不動聲色地看了眼太子,繼續眼觀鼻,鼻觀心。

天子問羽青鸞想就封懷城、飲馬,還是想就封南疆、邊林。

羽青鸞面無表情地說道:“但憑父皇做主。”

太子忙說:“南疆和邊林土廣,沃野千裏,還能免歲貢,以姐夫之才能,相信很快就能治理起來,將來必定富庶不輸懷城。”

天子說道:“懷城現在就很富庶,朕的嫡長女還是封得起一個懷城的,懷城、飲馬二城……”

太子急了,急聲趕緊喊道,“父皇”,說:“兒臣以為,鹽城已封給裴曙,若再把懷城封給姐夫,天下之鹽都出自姐夫,恐……恐……再出第二個閔公府。”

羽青鸞默然無語地看著羽飛鳳。在他的心裏,她就是第二個閔公府麽?

天子是真沒想到太子能對著她姐姐說出這樣的話。公主,天然與大位無緣,造反作甚?青鸞要反,只能是被逼反自保。她的出身地位,能逼她造反的人,唯有繼位後的太子。

羽青鸞淡聲說:“若是邊林,南疆,二十年不進貢,不入京。就封之後,你我此生,不復相見。”

殿中一片寂靜。

就連宮侍和宮女們都屏住了呼吸。

這是姐弟決裂之勢,端看太子如何選了。

太子直覺這事不能應,不然大家都會罵他薄情寡義,當即看向天子,想請他父皇來封姐姐姐夫去邊林和南疆。姐姐有難處時,看向父皇,父皇都能出面化解。

天子說:“那便懷城……”

“咳咳咳……”太子連連咳嗽,朝自己父皇使眼色。邊林,南疆,不是懷城、飲馬。

天子問,“太子是屬意邊林、南疆?”

太子說:“兒臣想著姐夫既然已經看好,當不奪人之美。”

天子直勾勾地看著太子。你姐分封邊林、南疆,等你在京城被圍時,她就算想發兵救你,都趕不過來。她護你這麽多年,不會舍得看著你死。等你走投無路的時候,她是唯一能救你的人。

殿中眾臣也盡皆沉默。青鸞長公護他、撫養他、助他登上太子大位,換不來一座懷城,得到的是第二個閔公府的猜忌。這還不如當初扶庶皇子上位呢。

太子感覺到殿中氣氛不頓,說:“兒臣這是為朝廷著想。”

三公:“……”為朝廷著想,你好意思免三年歲貢壯大累世公侯?

太禮:“……”這是會朝廷著想?

義公:“……”他得考慮致仕了,以免不得善終。

羽青鸞說:“父皇,就邊林和南疆吧。”

天子說道:“義公,擬詔吧,邊林封給青鸞,南疆封給裴曦,準其二十年不進貢,不入京。”

義公埋頭寫詔書。

殿中眾臣見到長松口氣的太子,都在暗自搖頭嘆氣。

太子不想給青鸞長公主的尊榮親厚,卻是眾多庶皇子們夢寐以求想給的。

庶皇子們爭天下,名不正言不順,但若得青鸞長公主扶持,便能以繼嫡子之尊、以正統的名義得繼大位,否則便是謀朝篡位的反賊。

太子不把青鸞長公主留在京裏好生榮養,以穩禮法正名,反倒拱手相送。

這一詔,太子把天下都送出去了一半,端看往後哪位庶皇子能夠打下京城迎回青鸞長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