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頁)

天子回過神來,看完名單,就聽到宮侍來報,瑞臨長公主來了。

開春了,天氣變暖了,賑災大營該撤了。過上好日子的災民們想繼續為朝廷效力。

那些因幹工好、評級為優的人,進入糖食作坊,從此有了份旱澇保收的正當營生,讓其他人羨慕紅了眼。糖廠是天子出錢開的,賺的錢都要入內庫,沒有任何人敢在天子腳下去砸天子的買賣。在糖食廠幹工,就是為天子當差,穿著糖食廠的衣服,走到外面就像穿著衙門差役的衣服一樣威風。士族豪商們都不敢再隨意打罵他們,不會再罵他們是窮鬼下賤人。

瑞臨長公主如今萬事俱備,於是正式來呈奏請。她的奏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呈報賑災時的開支收入明細,朝廷賑災完,花出去的錢全賺回來不說,還大賺了一筆,災民們也個個腰包都鼓了。第二部 分就是奏請成立太商府衙門,這裏面包括了開設作坊和保護個人商戶經營。

原本裴三郎是打算走太庶府的,但想著一事不勞二主。他跟瑞臨長公主商議過後,覺得這種糾紛還是太商府自己來吧。也就是,領了太商府的牌子、交了保護費,誰敢來砸招牌,讓太商府的直接派府衛去拿人。這個野蠻世界,還是這樣子比較直接有效。

天子不缺金子也不缺銅錢,只缺糧,以前時常是拿著金子銅錢買不來糧。公侯們進京納歲貢,稀罕物什給得足足的,要多漂亮有多漂亮,糧食方面則是朝廷規定多少拉多少。朝廷催急了,他們就餓死在京的奴隸們給他看,哭窮,哭糧食產出低,不夠。

以前天子想稍微做點什麽事,得小心謹慎從各路公侯們的勢力和他們的較量中摳出點縫一點點推行,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他有時候還得拉下臉到後宮求妃妾們回家說情。如今京裏的各公侯府都讓他來回犁了好幾遍,那些安插在各衙門的人也都拔得差不多,京城各衙門都握在了他的手裏。

京城地界,現在是天子說了算。天子痛快地準了瑞臨長公主的奏請,成立了一個太商府衙門。他劃撥衙門辦公大宅、給錢給金子,大力支援瑞臨長公主。

瑞臨長公主擔任太商府太商,官拜正二品。

太商府的權力沒有六卿衙門大,排不進前六,但屬同級。

瑞臨長公主當天走馬上任,把太商府的牌子掛到了府門口。

有人找她打聽,她輕描淡寫,“太商府主要就是管點作坊、商戶們的事。雖說開春了,雪災已經過去了,可災民們還住著帳篷,房子也都塌成了泥,沒法住人,總得有個安置,別熬過雪災,臨了再起亂子。”

對於瑞臨長公主的說法,貴族們是半個字都不信。

很快,朝廷關於太商府上下官員的任命詔書以及太商府的職權出爐了,滿京城嘩然。

賑災的那些帳篷作坊還是瑞臨長公主管著,她要交給朝廷換官位,已經有先例,裴三郎他們的錢莊之前就已經幹過這事,故此太商府下設作坊,屬於跟太內司下設金行一樣,大家不奇怪。

可太商府頒布的條例,則很匪夷所思了。

各豪商,包括個人小商戶、甚至是良民,只要到太商府辦好手續,領一塊“經營許可”銅牌,每個月上交一定額度的保稅,他們的買賣就會受太商府保護,即使是公侯都不得去滋事搗亂,違者,由太商府捉拿問審。如有膽敢傷人者,與打砸衙門、打傷朝廷官員同罪論處。每月上交的保稅,米糧吃食買賣只需要交半成盈利,皮襖布帛類交一成盈利,玉器首飾珍奇異寶類交三成盈利。

京城裏議論紛紛,瑞臨長公主因為太商府的事忙得不可開交,裴三郎……也不得閑。

他想讓天子老丈人直接給他把各崗位派好人,他再給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做點簡單的上崗培訓,揮著小皮鞭當個監工就好,可是,他的天子老丈人給他整了個招聘會。

他不知道天子老丈人從哪裏劃拉來的人,塞了好幾百號人給他挑可用的。

招聘會來的都是十二歲到二十歲之間的青少年男女,貴族家的女郎和公子都有,也有披甲人家裏和豪商家裏出來的,還有一大半有家人在親隨軍當差的,包括井康十三歲的次子都拿到了應聘牌子。嚴世侯和安世侯也都領了人過來給他,說讓他看看能不能用,要是能用,就讓他拿去隨便使喚。

裴三郎問井康:“為什麽呀?”怎麽送來了這麽多人。

井康說:“您的二哥,裴大人現在已經是太商府庶務司司掌,大大小小的豪商們想領牌子都得經過他。”

瑞臨長公主,因為接賑災差使,封長公主了,之後,成立太商府,成為正二品太商。裴三郎的二哥裴曙,去年臘月上的京,四個月時間,當上從二品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