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3頁)

她跟裴略經營一城,再窮的城,那也是城,從農耕、放牧到買賣、養披甲人、戰奴,樣樣都得張羅。後院女眷的買賣,她是做熟了的。朝城最大的糧鋪、皮料、衣服鋪子都是她的。

她當即跟裴三郎商量,他負責造那些繡活,她負責賣。

裴三郎喜出望外,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當即帶著鎮國夫人去後院。

之前假嫡女穿出去的那幾身不可以賣了,損失了些料子、人工和設計,他的設計是山寨上輩子的,不是什麽嘔心瀝血熬到大把掉頭發才設計出來又被人抄走了的,所以……就還好……個鬼。

他一點都不好,心情一點都不美妙。山寨那麽多,還合法!

他上輩子的世界,大家的衣服都是買的。這個世界家家戶戶都有會做針線活的,那些貧寒家庭還要自己紡布去換糧食,衣服更是自己做,用不著買。

出現新款,他們會用自己織的布自己照著式樣做,做不好也沒關系,能穿就成,那還是家裏有地且產出有盈余的小富人家才能幹的事。絕大部分人家都吃不飽飯,根本不考慮這些。

上輩子九十年代,會有各地商人到某地搶購進貨的情況,那是有火車運輸,從最南邊進到貨,一趟火車就拉到了大北邊。這輩子得翻山越嶺,沿途要歷經野獸毒蟲風霜雨雪和山匪,堪比西天取經,才能把貨運回去。這種情況下,豪商不會批量進貨,只會買幾件拿回去當山寨的樣品。

市場小,只能走貴族群體的奢侈品路子,不然是血虧沒跑的。

裴三郎決定以後新款東西一件件上,堅決不再成套地拿出去,走高端市場饑餓營銷限量路子。

至於那些山寨品,山寨品上的時候,他的新品又上了。他的正品賣得貴,一群貴族攀比起來,誰山寨誰受罪。

店裏再做些士族豪商們的穿戴慢慢賣,也是當季新款。其余那些要仿做著賣或者是自己穿的,他管不了,只能由得他們去。

貴族後院女眷的習賣,他一個侯門貴公子沒法做,他娘有天然的優勢,他們母子倆合夥,算是取長補短。

他按照上輩子的式樣畫個式樣出來,讓繡娘們拿著圖去琢磨怎麽造出來穿著舒服好看有新意。

他畫出來的東西,她們如果造出來,不僅做出來就有賞,還關系到以後的升職提高待遇,甚至有擺脫奴隸身份成為良民的可能,因此一個個積極性相當高,基本上已經邁上了設計師的道路,他在後院的針線作坊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初具雛形的設計部了。

繡娘們把衣服做出來後,還要做出裁剪樣板,等到要小批量生產的時候,設計繡娘到裴六管的紡織作坊去做生產技術指導,等貨能夠順利生產後,再回府裏來。

衣服造出來後,鎮國夫人拿錢進貨。

裴三郎的利潤已經算在出貨價裏了,鎮國夫人要怎麽賣、怎麽定價,他最多給點建議,旁的不管。他跟這個世界有兩三千年歷史進度條的距離,他有很多先進的知識和理念,同樣,也有代溝。

就像毛筆,他覺得多好用呀,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東西。用習慣刻刀的人嫌毛筆太軟,大力的一筆戳下去,一坨墨,覺得不如刻刀好用,嫌棄。錢莊要在絹布上開各種票據,那是動轍幾十兩金子起步的買賣,賬房的人是天天咬著牙懸著手腕在練毛筆字,都快學哭了。

他考慮過鵝毛筆,但鵝毛筆是硬筆,適合在羊皮上面寫,絹布上寫嘛,一筆劃過,絹布都給劃出絲來了,還不如秸稈,好歹秸稈沒鵝毛那麽能刮絲。

夏季款的幾套衣服被山寨了,裴三郎還有秋冬裝。

這時候上秋裝來不及了,便裝備造冬裝。

這次不是披肩,而是長、中、短三款式樣的鬥篷。

長款的是戶外保暖型的,垂到腳背,能把人捂得嚴嚴實實。中款到膝蓋,方便活動。短款到腰部,人在室內穿的,坐在矮桌旁的時候,身後不用拖一堆。

鬥篷都是有帶絨邊的帽子的,料子選擇是昂貴的雪狼皮、狐狸皮、虎皮、豹皮,兔皮、羊皮這些中等人常用的皮料不考慮,因為做出來因為成本的原因容易被山寨,貴族出去攀比也不可能穿兔皮的去。

領口鑲銅片裝飾,肩膀上做肩章,銅片和肩章上都把跟品級相等的圖案用上,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還能再防止賣到花巷去。領口兩種設計,可以扣上銅鈕扣,也可系帶子。一指粗的細皮帶,頂端再加上裝飾的小飾物,例如女款就是毛絨絨的小球球上面套雉雞等跟爵位相等的銅制小掛件,下面還垂幾根流蘇,男款就是銅鑄虎豹等小掛件加流蘇,不加絨球。

有這些飾物,那都是有品級的人才能穿的,旁人再山寨他,首先,貴族們被嘲笑幾次就肯定不會再去買山寨品了,山寨到中低端市場,例如花巷那地方,有過之前的事,這些帶品級的東西都是不能用的,沒有這個,旁人一看就知道是仿他做的,不會再把衣服扔到他家門口來找他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