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等到雷明他們一夥人重新回來的時候, 他立刻下了六千件的大棉襖,另外還有一千件的睡衣,一百條圍巾。

俞向安不用問, 就知道他們的生意好不好。

這一次雷明試探性的買了一些罐頭,差不多一半是魚肉罐頭, 比較便宜。

這個罐頭就是去試水的, 所以量不大。

來回的跑了幾次, 量越來越大,他們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俞向安這邊發貨直接送到火車站, 他們那邊來人接應, 跟車出發,直接送到目的地,他們到時候再轉車。

林川柏覺得自己在見證歷史, 也是正在經歷歷史,除了國際倒爺, 還有今年實施的義務教育, 在義務教育實施之前,小孩上學都是要交學費的, 這學費並不便宜,尤其是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

一年幾塊錢看起來不多, 但是要算一下,除去學費、書本費、學雜費之外, 還要算上這麽大的孩子去上學沒辦法再做的家務、照看弟弟妹妹、下地去幹輕省活……這些都算上, 讓孩子上學,家裏困難的人真的支撐不起。

免了學費之後,很多人都知道上大學的好處, 他們就願意讓自己孩子去上學,要是能出人頭地,那就是改換門庭,至於書本費學雜費……這不還有舊書,買一套,能一直用下去,學雜費嘛,這種困難能自己克服就自己克服了,不用多少錢。

還有些人是秉持著是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理,把孩子送去的,家裏有些小孩本來是不願意花那錢送他們去上學的,但是現在可以免學費,要是不去上的話,這便宜就占不到了,不論他們是出於什麽樣的心理把孩子送去學校,這對孩子的未來無疑是影響深遠的。

一下子,送去上學的小孩子數量激增,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男孩,女孩的數量不少,但是比起男孩還是要少一些。

但已經是個大進步。

陳曉陽就十分高興這一點,支持侄女們到了年紀都去上學,上學多好啊,她以前想上學就是沒辦法,家裏太窮了,她倒是沒有責怪,因為她哥哥也不是所有的都去上過學的,都是後來跟著人上掃盲班,學會寫自己的名字,還要學會看數字這些。

她現在讀寫都沒問題的水平,是她進到廠裏以後跟別人請教加自學得來的,很辛苦,上班累了以後還要費腦筋,如果她小時候要是也去上學,那麽她會抓住更多機會,可能現在又升職了也不一定。

劉三葆也高興,她利用休息日回了老家一趟。

她是幸運的,當初鼓著一口氣離開家鄉出來討生活,沒多久就被俞向安招聘成為她的助理,她是從一開始就跟著她的,她不是十分有能力,但是她很細心,把什麽事情要做的都牢牢的記住,老板有什麽需求,她也提前準備好,免得措手不及。

因為她的工作表現好,她的待遇自然蹭蹭的往上漲。

她回去就是要回去告訴娘家的兄弟們這個好消息。

跟她那時候不一樣,她這一輩生的不多,所以她是個女孩也讓她去上學了,但是下一輩她兄弟生的孩子太多了,要是全都送去學校,家裏就很困難,現在有義務教育了,全都送去學校,本來也不能靠這些半大的小子小姑娘養家。

有這些支持義務教育的,就有反對的啊,反對得最厲害的就是女孩子,比如八九歲的女孩子。

這個年紀能做的事情可多了,她可以照顧不能自理的弟弟妹妹,能夠喂雞、洗衣服、做飯、喂豬、曬衣服,還能夠去照顧菜園子,拔草、撿花生,能夠當半個大人來使,這要是去上學了,雖然是不要錢,但是這些活就沒有人幹了,家裏的飯也沒有人做了。

不過義務教育就是要求都要去上,要是不願意了,就發動村支書村隊長去勸勸,讓他們同意。

大部分人都會在這些人出面後送去上學,但是也有一些無論怎麽說,都說家裏離不開人,不願意。

女孩子讀那麽多書沒有用,到了年紀還不是一樣嫁人。

要是送去上學了,家裏的活沒人幹,家裏的弟弟妹妹也沒人帶,大人要是留在家裏幹活,那他們就要沒米下鍋了。

然後就有折中的辦法,帶著弟妹去教室上課,只要他們能讓孩子不要太吵,老師也不管了,能上學不容易,能克服就克服,要是在讀書這一條路能走遠,是能改變人的一生的。

雙胞胎見了幾回這樣的事,對比出幸福,他們家真好。

爸爸媽媽雖然不是整天膩在一起,但他們都是為了工作,為了掙錢,為了提供更好的生活。

他們有足夠的吃的,足夠多穿的,能有學校念,還有那麽多興趣班可以上。

雖然有的時候父母太恩愛了,就顯得他們兄妹倆都有些多余,比如他們一起住的時候,他們待在一起,常常就會嫌棄他們兩個礙眼,要麽進房間了,要麽一起出去,也不知道去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