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民國極品糟糠(十六)(第2/2頁)

周雅心裏咯噔一下,但還是笑著詢問:“怎麽了?可是我說得哪裏不對?”

那位名媛拿著扇子掩著嘴,淡淡的說道,“沒什麽,就是聽說王女士剛剛給教會的女學和育嬰堂捐了錢,一口氣就捐了三千塊大洋哩。”

周雅有點傻眼。

什麽意思?

王氏把曾賢良還給她的錢,全都拿去做善事了?

周雅不禁有些惱怒,這個王氏,她是不是故意的啊。

捐錢就捐錢,為何一口氣捐三千塊,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剛好跟曾賢良還她的數額一模一樣?

王氏這麽一弄,以後會有許多人主動幫她盯著曾賢良還錢啊。

畢竟大家也能猜到王氏的想法:她與曾家到底曾是一家人(或有怨仇),曾家還給她的錢,她也不好意思(或不屑)花,便幹脆拿來做慈善。

曾賢良還了三千,人家就捐了三千,那如果把剩下的一萬七都還了,人家是不是都捐了?

有了這種猜測,原本跟曾賢良沒什麽關系的人,也開始關注他是否遵照承諾還錢。

這種壓力是無形的,卻又十分巨大。

曾賢良最是驕傲,哪裏受得了這種近乎監視的目光?

他咬牙又從家裏要了兩千,然後托人交給了安妮。

安妮果然如大家猜測的那般,兩千塊大洋看都沒看,也沒有過手,直接就捐給了教會。

這下子,大家更加關注起來,並且還在私下裏打賭,看看曾大才子什麽時候把剩下的一萬五還了,也想看看,王氏會不會真的將那一萬五也都捐出去。

有了這麽多人幫忙“催債”,安妮一個字都沒說,甚至都不需要露面,曾賢良便想方設法的賺錢、還債。

原本,曾賢良確實有些才情,寫的詩、文章也都是有深度、有思想的好東西。

但那時他更多的是消遣,而絕非為了賺錢,所以寫出的東西也透著一股子浪漫灑脫,讓人讀起來也格外舒適。

一旦心態發生改變,他的文章就開始發生質的變化靈氣沒了,更多的是匠氣,甚至帶著些許市儈。

除了還債,曾賢良還要供養周雅奢侈的生活,還要養兒子,所以,賺再多的稿費,錢也總不夠用。

巨大的壓力下,曾賢良開始為了錢而折腰。

聽聞艷俗小說稿費高,他竟偷偷的開始給一些不入流的小報投稿。

錢,確實來的快,不到一年的功夫,他便還清了欠債,另外還有一萬多大洋的存款。

可是,他的才情也被那些爛俗不堪的小說磨光了,他也離正統文學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