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是時候了(第2/2頁)

姬川選他的原因很簡單,這家夥算是關中豪強裏,唯一一個比較靠譜的了,像如今格據長安的索綝,看著厲害,奈何歷史上晚節不保。

歷史正史中,司馬鄴被迫在長安稱帝,劉曜圍攻長安,最後長安在糧草盡絕、人相食的情況下實在守不住了,司馬鄴哭著說為社稷而死是自己應該的,但不是忍心城中被屠殺,所以派使者去投降,結果索綝悄悄扣下使者,讓兒子對曜說:城裏還有一年的糧食,但你如果讓索綝當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和食邑萬戶的郡公,那就會以城向你投降。

結果不但沒能在投降時活下來,還徒讓匈奴劉曜在道德高點上一番羞辱,對方殺了他來傳消息的兒子,還把人兒子送回去,傳信說我劉曜帶領的是帝王之師,行事仁義,十幾年大戰都沒玩陰謀詭計,全是以力破之,你個垃圾幹這種事是天下首惡,滾,你覺得還有糧就繼續守著吧!

所以玩家優秀就在這個地方,那些人是忠是堅,性格如何,能否投資,都寫在歷史書上了,順著人頭找過去就是。

除了賈疋之外,還有一個麴允的,人品也很是過關,不過後者的軍事能力和器量都堪憂,還是前者靠譜一點。

姬川帶著隨從花了近三個月,收集了更多的關中地理資料,才來到安定郡,求見這裏的太守賈疋。

……

安定郡是邊地,盧水胡的起源之地,這裏的胡人多以山谷中放牧為生,水量稀少,只能種少量的谷物,在賈疋治下,有胡漢約四萬余人。

然而,這百年來,無論是胡還是漢人,都感覺到了天氣的變化,生存的條件的日漸惡劣。

賈疋是土生土長的北地人,他記得,小的時候,山上還能見些青木,可等他長大後,山間的樹木便稀疏了很多,更多的是些低矮草木,黃河水也比先前淺了,很多在涼州的支流都無法再行船,徒步便可涉。

水草豐美的河西走廊也變得幹旱,牧草退化,阿拉善的風沙有時會翻過靈洲,吹到他們家門來。

他幼年時見過了氐人齊萬年的叛亂,見過了殺伐,也見過了一再侵蝕北地的大災。

可誰又有辦法呢?

他坐在案前,長嘆一聲,繼續為盧水胡要求的糧草心憂,這些胡人,只認財物,不認恩義,先前那位女帝使者過來時,正被匈奴人高價通緝,他的義弟彭蕩仲見狀便瞬間動心,然而那便嚴使不但逃脫他的追殺,還反手一個回馬槍,拿下他的首級。

就這樣,他們還不消停,匈奴說願意給足牛馬,彭蕩仲的兒子彭天護便琢磨著帶人投奔過去,可惜的是這幾年匈奴也受了災,給他的承諾一個都沒兌現,氣得他又帶著族人跑了回來。

他也想過約束胡人,但北羌苦寒已久,要求的是眼前看得見的利益,如果首領也不了,那麽族人也不會擁護,只換個頭領,唉,如果他有曾祖賈詡那般能耐,便不至於如此困窘了吧?

“使君,府外有人求見,這是他遞的貼子。”突然有下人前來稟報。

賈疋擡了眼皮,讓侍者接過貼子,最近很扶風郡的郡守派過使者,想與他一同攻打長安,統一關中,從而有足夠的籌碼來抵抗東邊那位帝王,他對此不是很有興趣——長安打了,後邊不是對上匈奴,就是對上女帝。

最重要的是,如今北方商路繞過河水,從北地新開辟出一條道路,如今安定悄悄搭上去,日子熬下就能過,他最想的還是女帝打入關中,到時他起兵支應,像他的曾祖賈詡一樣,成功進入下一朝堂,是以,如今應以保存實力為先。

但是下一秒,他打開貼子,豁然見到一方簡約的印信。

落款中,有兩個字是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