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無心插柳

仲夏,長江還在梅期,陰雨綿延。

好不容易放晴,農人們都忙著將生黴的衣物被褥拿出來曬曬,免得生病。

還有些人,便趁著雨後,去林中采些菌子,補貼家用。

南陽郡,位於荊州之北,洛陽之南,自古便是繁華之地,古楚國在此定都了近四百年,直到後來秦國名將白起以水淹楚都,將都城十萬淹沒的同時,也沖出一條水渠,讓南陽盆地有了堪比都江堰、鄭國渠的知名水利——白起渠。

此地人口鼎盛時,甚至有兩百四十萬,水利發達,素來是洛陽最重要的糧食來源。

宛城是南陽郡的郡治。

相比於荊州其它地方,南陽盆地的局面最近有些緊張。

宛城是一位叫荀崧的官吏治下,他來自天下聞名的潁川荀氏,擔任平南將軍,駐守宛城還是因為當年太子司馬鄴被綁到了這裏,他的族兄,司馬鄴的舅舅也是潁川荀氏出生,於是荀崧便臨時被安排了平南將軍這一職位,一直駐守宛城到如今。

這期間也算他運氣好,前期,荊州的兩杜在對掐,後來,兩杜和陶侃對掐,再後來,肖妃來到荊州,靠著自己知曉的歷史知識合縱邊橫,基本平穩了荊州局勢,結果就是杜曾陶侃都投奔了北方,安心為南攻做準備,占據宛城荀崧苟的很出色,大家都沒理他。

直到南方投降,荀崧見大勢已去,也很識實務地向女帝投降,在徐策帶兵來時獻上戶籍和軍隊,並沒有做什麽抵抗。

而且,北方來的官吏並沒有直接解他的職,而是讓他在一旁協助管理政事。

畢竟他在此地數年,還算熟悉,也沒窮兵黷武,反而將治下的南陽之地打理得還算安寧。

……

一名身著戎裝、十二三歲的少女提著長槍,跟在徐策身後。

徐策走在林間,正檢查一處菌棚。

這菌棚是他派人教導南陽這裏的農人建立的,也不需要什麽專業指導,只需要在背光的山崖下,將木頭像草棚一樣搭起來,再將菌絲種進木頭縫隙裏,等到雨後,便能得來許多菌子。

將這些菌子曬幹,便用這個在商隊裏換些鹽鐵。

雖然不多,但總是個補益。

當然,還有推廣曲轅犁這些個農事專業,還有讓農人種些葡萄,等到夏天,會有酒坊來收葡萄。

葡萄釀酒不耗費糧食,副產品又是血吸蟲病的特效藥,也是致富極好的補益,唯一要勸的是讓他們不要私釀,因為自釀的葡萄酒會自然產生甲醇,沒經過除去的工藝,喝多了容易出事。

北方現行的政策就是大城市發展商來,農村則盡力挖掘新的生產資料,畢竟,如果只用糧食生產的那點收益,溫飽都是很難的。

同時,還要宣傳養豬,晉時養豬的農戶很少,不是不會,而是豬崽太貴了,一般貧戶根本買不起,更何況養呢?

而這個問題,在的北方養殖專業的玩家幹涉下,正在被很快解決——這十年來,他們已經培育出了一胎能下二十多個崽的老母豬,讓種豬的價格低到貧戶只要咬咬牙,就能買一頭的地步。

南陽這個郡雖然是新收的,但徐策還是調了一些牲口幼崽,在去年時以一種較低的價格在這裏出售。

而這些政策,在今年都表現的不錯,去年敢大力跟進、養豬種葡萄的貧農們,今年都獲得了相當不菲的收益,雖然在徐策看來,這點收益僅僅是讓他們能蓋加一間茅草屋子,但那些沒有搭上第一波的農人們,都眼紅得快要滴出血了。

“所以,這些農戶們有了錢,你的東西才能賣出去,這樣,大家都能過得更好?”身穿戎裝的女孩兒跟在他身邊,偏著頭問。

“不錯,”徐策叮囑了種菌的農戶注意著些,不要混進不認識的菌菇,便帶著少女走出這陰暗幽閉的山林,“如果只是販賣那些口脂鏡子,世家便會更狠地壓榨佃戶,讓人生活的更難,這不是陛下想要的。”

“原來如此!”女孩恍然大悟,“陛下真是明君,竟然能悟出如此真理。”

徐策點點頭,翻身上馬,準備巡視下一個村子。

荀灌策馬追上他:“徐將軍,我能去北方見陛下嗎?”

徐策搖頭:“陛下不是那麽容易見到的,除非有功勛或者要事。”

荀灌目光明亮,笑道:“如果我能入你麾下,征戰關中,可能見到陛下?”

徐策嘆息道:“如今我能否入關中,還是兩說呢。”

荀灌立刻慫恿道:“徐將軍可以先做準備啊,南陽緊靠武關,可以不經函谷關而直入長安之地,南陽也常常有關中流民過來,如果你與關中豪強聯絡,以利誘之,未必不能拔得頭籌啊。”

徐策無奈道:“這是大人的事,你一個小姑娘,別想那麽多。”

在現代,這種十二歲的小姑娘也才剛剛小學畢業呢,打什麽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