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希望之光(第2/2頁)

“禾兒回來了。”陳父咳嗽著,從床榻上支起身。

“嗯,今日又得了一升面,”他將糧袋放到父親面前,清瘦的臉上帶著希望的淺笑,“您看,這面,甚幹,一點都沒折呢。”

“苦了你了。”陳父摸著兒子的發髻,“是吾拖累了你啊。”

“這哪能算苦。”陳禾搖頭道,“前些年,您一個人供養我和阿妹,那才是苦,如今我長成了,能挑起梁柱,可算安心呢。”

他的父親曾經是洛陽的禁衛,以前一家人也還尚可溫飽,但洛陽失陷前,就已經大亂,各衙各家為了糧食互相殘殺,連皇帝都被搶得出不得皇宮,他們這些普通人,自然也討不得好。

母親悄悄把最後食物讓給他們,等他們發現時,已然來不及了,父親不願意拋下他們兄妹,只能在這裏強行熬著日子,四處搶食,最後也壞了身子。

若不是女帝過來,他們一家三口,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活著。

說到這,陳禾又道:“我聽管事的說,有一種神藥,可以治父親您的咳疾,等我再賺些米糧,就給您換去。”

“真的麽?”陳父忍不住有些激動,“若我還能治好,這一身武藝還成,說不得,便能供你去學。”

“所以父親多多保重身子。”

“好好,這日子,可算是要熬出頭了。”

旁邊的小姑娘端來兩張面餅,給了兄長一張,和父親分食了剩下一張。

她心裏清楚,糧食雖然有了,但得省著吃。

這樣的日子,已經是很好,很好了。

……

而同時,在洛陽宮庭的工地上,也並不平靜。

“修那麽高,又沒有電梯,爬都要爬死個人。”有玩家調侃負責人,“對了,那根百米‘通天柱’你們是要怎麽送過來?”

設計論證了,要直徑四米以上,通體筆直堅韌的巨木做主柱,才能支持的起這座巨大的建築。

這東西在洛陽附近就不要想了,漢朝的那以巨木下葬的黃腸題湊流行了四百年,關中洛陽一帶的巨木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等到隋唐時期,就會向黃土高原下手,生生把河水變成了黃河。

但現在女神肯定是不會準許動崤函一帶的山林的,畢竟砍樹容易,水土一流失,再長起來可就難了。

“當然是用遼東那邊的古木啊,”項目經理玩家冷淡道,“那邊四米寬的大木頭到處都是,找到合格的往遼河裏一丟,順著海就過來了,黃河下遊的河道還算講理,過來輕輕松松,我們還是來煩惱一下怎麽立起來吧。”

“一定要建這種奇觀嗎?太浪費了吧。”旁邊的玩家還是有些不自信,“現在不是百廢待新麽……”

“你懂什麽,房地產最能拉動經濟!”負責人教訓他,“這個大項目能有養活和吸收洛陽的周圍的勞力,這裏本來就是南北交匯的地方,交通方便,水路順暢,足夠的人過來了,等經濟圈形成了,這裏就能穩定下來,懂不懂?”

“女神真要在這定都麽,那為什麽不去長安啊,長安定都的都是大氣王朝,像漢唐,洛陽定都的,總感覺差那麽一點……”

“你傻啊,以後都城怎麽都有幾十萬人口,本地糧食是肯定不夠的,長安定都,糧食就要多走四百公裏的水路,從黃河去渭河。”

聽者還是不服氣地杠道:“那又怎麽樣,現在有蒸氣船了,幾百公裏區別不大啊。”

“不大,你看看三門峽的視頻,不是後世的三門峽水庫,再回來和我說這種話。”

……

事實勝於雄辯,女帝定都的消息傳出後,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惑,但在看完如今的三門峽後,玩家不得不承認,這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後世看來確實是雄偉壯觀,可在古代,那簡直就是天然的大麻煩,三峽的灩滪堆、三門峽的鬼門,還有奔騰壯觀的壺口一帶,對古代航運來說都是地獄級的難關,那真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根本惹不起。

如今貨物想從洛陽送到長安,必然經過三門峽,這樣太傷了,相比之下,洛陽就顯得很好看。

在了解了這個前題後,玩家們便心平氣和,開始錘起奇觀。

大國怎麽可以沒有奇觀!

為了女神,錘個宮殿算什麽,更何況這裏以後還是全國的辦公區,做大一點沒問題。

反正如今天下基本平定,收入一個勁的漲,不有消費和基建,哪裏來的GDP呢?

別說修路,這幾年,北方的官路基本已經恢復了,車馬因為南方搞耕地的強烈需求,也處在欠缺狀態。

這種情況下,重建一座城市,不正是最好的消費辦法嗎?

女神,相信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