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在進行時(第2/2頁)

“你窮吼什麽,一切還不是要渤海公做主!”

“就是就是……”

阿木有些蕭瑟地在角落裏聽著書,心想他們扶余人,何時才能存上學資,入了戶籍,也去學文識字啊?

……

在浮躁氣氛中,大會繼續開著,毫無停歇的意思,從最開始的大方向建議,漸漸變得雞毛蒜皮,阿木聽書時,有聽到如今每個入會的,基本都會帶爛菜葉子,還有人會雇傭嗓門大的隨叢,以使者的身份一起上台,幫著大聲宣講。

各地的權貴使者們人數有些少了,但很多條文都吵的更厲害了,比如收商稅,有人提議加河船的稅收,用以疏浚水利,有人提議征加海船稅收來修築港口;剩下的提議加稅修路。

有人為盜竊罪的額度爭吵,有人對給女子分地的事情強烈反對。

還有人提議讓渤海公速速稱帝,平定天下,並且提出了祭祀的禮法——然後他下台後和南方的晉臣大打一架,好在嗑藥的都是菜雞互啄,沒受什麽傷。

罪犯優先拿去開礦還是修路也是個吵得極厲害的問題。

阿木越聽,越覺得這不像是一個修法的會議,反而像是一個分贓大會,分著還沒有開打的天下。

他有些想再上台去了,他想問問渤海公,扶余人能不能有為她效力的機會。

-

天越加冷了,大會已經開了一個月,臘月至,整個薊城的人都為著新年做起準備。

在薊城的居民看來,過年的肉食,過年的新衣,過年爆竹……一個都不能少。

對了,還有花燈,花燈會是今年異人們辦的新玩法,他們還準備了燈迷,聽說南華和新來的櫻桃姑娘都會在除夕的花燈會上表演。

另一邊,擁有生存的技能後,涼州的使者們也不急著回去了。

他們努力掙錢,省吃儉用希望能多帶些好物回家,奈何薊城就像個吞金獸,常常一個誘惑沒忍住,就被商鋪們的各種吆喝吸引,進去之後,就很難帶錢出來。

尤其是這裏有一種叫蛋糕的食物,簡直是無法理解的美味,只是價格簡直要翻天,根本惹不起。

而南方的使者們就更慘了,他們的錢用得也極快,甚至不如涼州大馬們還願意能找到些事作,讓他們操持賤業,這些公子士族們可是丟不起人的。

於是只能舉債渡日,好在他們大多在北地有姻親關系,倒不至於餓死。

這其中,王悅在司馬家兩個小夥伴的明爭暗鬥裏頭大如鬥,正好崔鳶那位異人助手受傷不能工作,他幹脆就申請當了崔鳶姑娘的助手,遠離學校,只想求個清靜。

十五歲的少年做事細致,書法好看,長得也賞心悅目,崔鳶對這位助手非常滿意。

王悅在修法盛會上聽了很多,卻很少發表意見,只是默默地聽。

就這樣,居然都有人走他的門路。

利益相關的人們,總是送來重金,希望他能說服崔鳶把一些不必要的條例刪除,不要報給渤海公。

王悅當然不會幫他們做這種事情,只是在這些行賄者走了之後,自己做了一張勢力圖,他以後想幹大事,對基層的了解,就絕對不能少。

崔鳶對此非常贊賞,決定等他畢業,就收到手下好好提拔,萬不可讓別人搶了先。

修法盛會在臘月二十七時暫停了,因為剩下的到正月十五的時間,是封印的時間,大部分都會將公印封起來,等十五之後,再開。

天南海北的來使們就這樣被迫目睹著薊城的繁華,再感受著錢包空虛,能看不能買的痛苦。

但魏瑾也不是小氣人,她也給這些隊伍送了每支都送了座鐘、鏡子、糖等物,算是對他們千裏迢迢冒險過來的補償,雖然數量很少,可禮輕情意重呢。

再說,像南中、寧州這些地方地處偏遠,都沒被她手下的資本轟炸過,有這些使者帶東西回去,才能順利打開市場,還不用她去開拓,多好。

一邊想著這些雜事,魏瑾又打開了最近的修法手稿——足有。

隨著意見的增加,她的工作,也顯著著增加了,這些都必須她親自看過,都是萬萬錯不得的東西。

新年是修法的上半場總結,這一個多月裏,收納上來三千多條意見,每條都是個小作文。

關系到民律刑律吏治稅賦方方面面。

但是……

她翻看著那條讓女子也一塊土地的提議,思索了好一會。

提議和實施是兩回事,難度也是天壤之別。

雖然麻煩,但不是做不到,如今時間女子風氣也還好,分地的話,可以從新生的兒開始算起,軟推廣,生女可讓家庭獲小利,反動聲就會小很多。

同時,也要從薊城這種基層勢力已完全歸她掌握的地方開始,慢慢推廣至全國。

她微微笑了笑,在那一條上,打了個勾,繼續看下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