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認與不認(第2/2頁)

感覺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南方人,打到河水時,河水南邊的都覺得自己是南方人,打到淮水時,淮水的覺得河水邊的是北方人,他們是南方的,打到的長江邊了,現在長江又覺得淮水的是北方,自己是南方。

王虎甚至想,等他哪年打到交廣之地,交廣人會不會覺得珠水之北都是北方。

雖然但是,工作還是要繼續的。

清理護城河的溝渠、修好被打壞的城樓、修築大碼頭方便北方補給、清點戶口,整理道路,清繳水匪……

哪怕只是暫時駐守,也都盡量給人以安寧,而不要給當地的普通人帶來麻煩,這是所有北方新軍將領的共識,那些個上課的老師們雖然教學水平不咋的,說起話來也各種離經叛道,但他們那種人生來就有享受幸福的、免於恐懼的權力這種意識,卻是在無意之間,浸透在學生們的意識之中。

雖然沒有直接教育,但在這個師威重如山的時代,學生總會不自覺地模仿老師們的言行,體會到的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在這人命比野草還不如的世界,讓學生們有了方向和依靠。

王虎覺得自己的人生也因此被分割成兩個階段,為生存而廝殺的十歲之前,和為了學習而煩惱的十歲之後。

經歷過的人,才會珍惜安寧的來之不易,願意為了親人守護這繁華興盛的土地,讓她們臉上再也不浮現出饑餓的灰白,還有兵災的恐懼,每一次上班下班,上學放學,都是期待而快樂的……

“將軍!”

一個嘹亮的聲音打斷他休息時的走神,王虎回過神來,淡定看著他:“說。”

“南朝發兵了!”那小校激動著揮著手上的情報,“已經在建鄴開始整軍了!”

“好!”王虎大喜,拿著信看反復瀏覽了數次,在房間中興奮地踱步,“最多,再過一個月,他們就能打過來了!”

這日子終於有個頭了,又有大功將立。

-

北方,薊城

這裏已經是繁華到讓人心驚的大城。

江南的煙雨紛擾,仿佛與這片土地毫無關系。

年初,渤海公著人修築了大的暗渠,自此之後,城中哪怕遇到大雨,也少有被淹沒的宅邸。

一輛有著十個車輪,足有兩米高、三米長的水車在幾匹牛馬的拖曳下,開進了街坊,敲了兩聲鑼。

很快,便有民眾提著水桶,前來買水。

隨著城市的擴大,地下的水井量已經有些不足,這些水車便會為街坊供水,雖然有付費,但也就那麽一錢,是他們承擔的起的價格。

“你們聽說了麽,市政那邊現在已經在準備水管,說是要給一些地方供水呢。”在水車邊接水時,有人小聲地問。

“聽說了,但好像只是在城東那塊先試試,而且費用不低,且先看著。”

“你說這薊城怎麽就這麽好呢,不用大老遠去幾條街挑水,出門不遠就有菜市,去織坊做工,還能將孩子給人看著,這輩子,想洗身子了,還有那大澡塘子,我前半輩子,簡直像白活一樣。”

“害,誰不是呢。”

“對了,渤海公前些日子對徐州出兵了。”

“報紙上寫了,館子裏說書先生也念了,大家都知道。”

“聽說要在南邊豫州開新的廠子,這你知道不知道?”

“那感情好,我這就讓家裏小子準備著,去南方上工!”一名老漢激動地水都不想接了。

“那南邊可遠了,幾千裏呢,去了不知多久能回一趟,你也舍得?”都是一條街坊,旁邊的婦人打趣他。

“現在廠子難進,有這機會,誰還能顧得上遠不遠。”

“這倒也是,可惜我家裏就幾個丫頭……都十三四歲了,得嫁人了。”那婦人有些可惜地道。

“丫頭怎麽了,”另外一位婦人不屑道,“織坊還只招丫頭呢,幹的好的,每月都漲到一銀元了,讓她們去做幾年,不比那納彩的錢多啊?”

“此言有理啊……”

……

魏瑾聽著買水戶們的閑聊,隨意地從他們身邊走過。

單謙之跟在她身後,這位大佬用妝品掩飾過兩人的外貌,讓膚色黯淡,鼻翼寬大,如此,雖然挺好看,但就不那麽驚艷了。

就在她舒緩心情時,旁邊傳來一道撕心裂肺的哭聲,卻是一個十來歲的金發少女,死死拉住另外一個胡姬的手,卻正被無情旁人無情地扳開。

“這是什麽情況?”魏瑾回頭問。

單謙之掃了一眼,前去問了幾句,才回來道:“那邊是一對母女,她們一家是在敦煌經商的胡人,但因為戰亂,他家男人回了波斯,將她們母女留在敦煌,後來就淪為奴隸,被做貨品販賣到這裏,剛剛有人賣了女兒,她們就要分開了,你雖禁止了奴籍,但她們是異族,大家默認不在保護範圍裏。”

“默認。我認了麽?”魏瑾微微挑眉:“行吧,看來普法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人來查封了這裏,該處理的,法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