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日漸激烈(第2/3頁)

很多牛馬都被她運到荊州參與耕作,同時還有大批玩家看安全後跟著肖妃來混功勞,有了這些人,發展速度一下就上了一個台階。

這半年間,她一邊教導山民耕作,一邊宣傳思想,同時還要和陶侃、叛軍等保持友誼,雖然很忙,但卻把這塊敵後根據地搞得井井有條,蒸蒸日上。

荊州兩只姓杜的叛軍都來找過她幾次,明裏暗裏都在示意讓北方封他們做荊州刺史,他們就願意歸降,同時還會出力把晉朝地荊州的勢力一起端掉。

但在發現肖妃每次都一口回絕後,兩人從一開始威脅要斷絕關系到後來漸漸降低了標準,如今只是要求當個郡縣的太守外加管軍的將軍就好。

肖妃還是拒絕,為此,杜弢惱羞成怒,曾經想幹脆攻占石山峒,活捉這個冥頑不靈的北方女人。

可惜的是,荊州這地方太亂了,肖妃暗中聯絡了另外一支叛軍杜曾,後者本就對肖妃念念不忘,又和杜弢多有摩擦,兩人狼狽為奸,一起伏擊了杜弢,讓後者險些丟掉性命。

肖妃為此專門給了杜曾名牌,讓杜曾以後來見他至少不用拿號排號了。

杜曾為此欣喜不已,覺得自己不同了,網友們卻看得連連搖頭,稱這舔狗遲早要完。

二月底時,杜曾又專程過來尋肖曉,想要購買一些戰馬、耕牛。

如今他在荊州占據了南陽、襄陽一帶,那是屬於南陽盆地最精華的區域,只要好好種,便不會缺少糧食,但今年,他有些擔心。

“去年冬日幾乎無雪,如今近三月,卻無雨,今年怕是又要饑荒。”杜曾曾經是南中朗將,以前他只知兵事,不懂管理,可如今被肖妃的管理能力折服,又被一番治世之說熏陶,眼熱石山峒的繁華,也想好好經營轄地,聽說肖妃主管著北方的牛馬經營,便飛快來了。

“往後幾年,收成怕是都會很難,”說到這,肖妃也有些無奈,現在是小冰河期,平均溫度下降了一度帶來的不止是零度線從淮河退到長江,同時空氣的含水量會減少20%,空氣水份一少,帶來的後果就是大旱,“牛馬我可以幫你,但你用什麽買呢?”

按杜曾的想法,他何曾買過,一向是用搶的,但這時卻不能如此,沉吟許久,終是問:“若吾降於渤海公,可換多少耕牛?”

還想賣身,也不看看你們值幾個錢?

肖妃臉上微笑一變,握茶杯的手卻是微微一緊:“這空手套白狼,怕是不可呢。”

杜曾嘆息一聲,這位軍漢無奈道:“渤海公素來仁義,你豈可見死不救?”

你們離死還早得很呢,肖妃輕啜茶水,這才緩緩道:“也不是不可,但如今,有一事相求,此事若成,便送君一千牛馬,外加耕具。”

“何事?”杜曾沒有一口答應,他知道肖妃的便宜並不好占。

“王敦治下,周訪被調去豫州一事,將軍可知?”肖妃拿出地圖,問他。

“有聽聞,此事利好。”杜曾沒有隱瞞地道。

若說打仗,王敦手下的周訪能力還在陶侃之上,杜曾幾次和周訪交戰,皆未占到便宜,而其他如陶侃、王敦、杜弢之類的名將,都是他手下敗將。

肖妃微笑道:“周訪是晉帝用來節制王敦,從而安插在王敦後下的大將,如今他不在,王敦會做何?”

“王敦如今必是想看北方與朝廷大戰,他從中漁利,”杜曾思考道,“若北方勝,他出來力挽狂瀾,若北方敗,南朝勢力也會被磨走大半,如此,他必會緊守在他的南昌大本營,等待時機。”

“不錯,可是,如果他帶兵前來荊州呢?”肖妃指尖在地圖中心腹地一點。

“王敦不會來荊州,他若來,”杜曾冷笑一聲,“你我定能讓他有來無回,他若有失,我等水軍可順大江而下,直撲建鄴,他擔不起這罪過。”

王敦的領軍水平只能算是中等,且心胸狹窄,和陶侃、周訪等大將皆不合,能一直統領大軍,靠的更多的是他手下的勢力網,本人內戰甚行,外戰嘛——遇到一點厲害,便立刻大敗。

“如果,陶侃在荊州屢戰屢勝,你覺得,他會是來搶功勞,還是會坐在南昌城,等著陶侃立下大功呢?”

這還用問嗎?

只要陶侃大敗杜曾,王敦肯定會把陶侃調走,自己再來掃清的荊州,這種事情已經在周訪身上發生過了。

杜曾皺眉道:“此計雖好,但還需要陶侃配合啊。”

否則以陶侃的眼光,是佯敗還是真敗,他一眼就看出來了。

“陶侃那邊,我來解決。”肖妃微笑道,“你只要願意相助便可。”

陶侃並不是傻子,王敦一而再再而三地壓制,已經讓這位五旬老漢快要爆發了,歷史上,他是沒得選,只能隱忍。

現在,她只需要再給陶侃一條方向,他會知道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