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雄心壯志(第2/2頁)

後來衛玠才知道,當時崔鳶正在躲自己的母親,來他這只是想不到地方去,不由嘆息將來不知哪位美少年要受害了。

……

衛玠嘆息時,他口中的正主也非常痛苦。

崔鳶和崔淶都是如今北方世家,甚至是南方世家的追逐對象。

兩兄妹不過二十出頭,就已經在北方身居高位,倍受重用,最關鍵的是,還沒有成親。

“你可千萬頂住了,大兄!”崔鳶喝著茶,在房裏為兄長加油打氣。

“我快不行了,”崔淶喝著悶酒,無奈道,“今年你真不回去麽?”

“東港擴建,我怎麽能走,當然要大兄你回去了。”崔鳶正色道,“我還有很多細節要與主公商量呢。”

“若我一人回去,怕是要被父親罰跪祠堂到年後呢。”崔淶嘆息,“小妹,你安忍我一人受苦?”

“大兄,你要愛護小妹啊,”崔姑娘認真地看著他,“放心吧,我會給你的祈禱的。”

“真不回去?”

“真不回去。”

“那樣也好。”崔淶放下杯子,玩味道,“我已經讓父親將家族遷到薊城了,將來我們就不是清河崔氏,而是薊城崔氏了。”

“什麽?這怎麽可能,家族裏那些老頑固怎麽可能會同意?”崔鳶大驚。

“為什麽不同意,”崔淶隨意道,“如今北方土斷編戶,大量部曲和佃戶都成了平民,我們清河的土地難以找到人耕作,許多都被收回,留在清河郡,對家族的增益已經不大,如今很多世家,都已經將家族遷過來了。”

在土地被打擊後,很多世家大族又重新開始在商坊上深耕,稱自己為“新貴”,清河崔家當然也看清了將來發展方向 ,準備一頭沖進去了。

而薊城的商路和教育,還有物資,都會是北方,甚至天下最優秀的,此時不進駐,將來便要花上十倍百倍的心力。

“是這個理,”崔鳶沉思數息,敏銳地感覺到了風雨,“北方將來,必是以吏為官,當早做準備,只是,這次過後,南方,怕是有大麻煩了。”

“不錯,你我都是一路過來的,當看得清楚,北方擴張緩慢,就是因為梳理內部,避免如公孫瓚之敗,”崔淶語氣有些復雜地道,“自漢末以來,百十年間,世家盤踞地方的擴張之勢,怕是難了。”

三國之時,遼東公孫瓚出生卑賤,同樣吸引了大批那些出身低下的寒門投奔,地盤坐擁幽、冀、青三州,但卻在殺死州牧後,羞辱治下地方權貴,拉攏那些地位低下的商賈,卻因此被三州世族抵制,敗於袁紹之手,從那之後,出身寒門的首領,也都知道世家重要,給以重用。

但渤海公早有準備,竟花了那麽長的時間,從頭開始,培育人手,將底層與高層銜接。

這便是斷了世家的政治根基,加上土地的編戶,幾乎可以看到,世家大族將來的舞台,再不會有了。

“那麽,年後的下個目標,應該是豫州,”崔鳶摸著下巴,目光閃閃發亮,“大兄,你覺得,崔豫州這個稱呼怎麽樣?”

如今的敬稱都是加上駐地的,比如劉備當年當過豫州牧,就很喜歡別人叫他劉豫州。

“今年祭祖會在薊城,我覺得,”崔淶看她一眼,平靜地道,“你再不成親,不一定看得到明年的太陽,更別說當上豫州刺史了。”

“大兄……”

“怎麽?”塑料花兄妹中的兄長溫柔地問。

“今年的分紅,我不準備給你了。”崔鳶辣手撕掉了這塑料花,“還有你訂南華姑娘手辦全套,我也不給你了。”

……

魏瑾並不知道自己的手下正在上演兄妹決裂的日常活動劇場,知道了也不會在意,她只是年著今年的北方的人口增長量,很是自豪。

她來到幽州時,這裏的戶只有五萬九千二十戶,人口不過四十多萬,而到今年,戶口已經有了十一萬戶,人口近百萬,而這不過才三年不到。

更不用說其它數州了,幽州本來有三十一萬戶,可惜後來的因為是八王之亂的重點地區,等她接手時,已經只有十八萬戶,好在如今也已經提升到二十七萬戶,如今加上其它各州,她的治下已經有了一百六十多萬戶,人口近千萬,抵得過——後世一個省會城市了。

同時,北方的統治已經基本趨於穩定,世家大族都在她有意無意的誘導下,遷來薊城。

如此,在地方上,他們的勢力已經不足以給北方添麻煩了。

她可以繼續擴張了。

想到這,她忍不住看了眼自己的秘書。

若能權色雙收,這個年就很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