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團結一心(第2/2頁)

“我要像崔太守那樣,既讓別人欺負不了,也讓人無法欺負別人。”少女眸中生出微弱的火光,“我的女兒家,很難,但有些事,總要自己去做。”

她是很會炸小魚,有手藝,有很多男人想娶她,但她不想變成了一個只會做魚捕魚的漁娘,她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像溫主官那樣,救更多的人,可以像崔太守那樣,護更多的人。

她想,離溫主官更近一些。

家裏的人不會懂,但她已經明白,需要的是什麽。

-

同一時間,農歷十月的遼東已經飄起了雪花。

從扶余國過來的依玄王子,還是沒有回家——冬天大雪封山,他這個年節是不能回國過了。

但這一點也不耽擱這位王子在遼東快樂而緊張的生活。

因為在遼東開荒裏表現優異,他分到了三張棉花票,得以用自己在地裏開荒賺的錢,買了一床棉花被,一件棉衣,和一個帶了護耳的棉花帽子,得到了農場許多人羨慕的目光。

他開始還不懂什麽是棉花,但等買到時,便瞬間愛上了它。

扶余國人大多都穿的皮毛,但皮毛不透氣,且容易壞,貂皮雖然保暖,可極為稀少,依玄也沒有幾件,這棉花衣物簡直是北方神物。

像雲朵一樣柔軟的棉花,像母親懷抱一樣暖烘烘的。

“等明年,要給母親也帶上棉衣,還有土炕!”依玄王子縮在炕上,看著遼東新出的書本,伸手拿了一把炒米花,塞進口裏,“這米真香啊。”

他舔了舔手指,更堅定了要將這稻米帶回扶余國的決心。

豆子和高粱哪有米好吃,扶余國的河水可比遼東要多,火炕也太合適扶余國了,有了這個,冬天不知道能活下多少人。

扶余國的冬天滴水成冰,雪下得能有半人高。

也不知道遼東太守什麽時候能幫著他們也過上這種好日子——他問過了,北方太冷了,棉花是種不了的。

又過了一會,依玄以頭搶墻,將書按下,痛苦閉目:“唉,看不明白啊!”

神啊,這個沼氣是什麽氣啊,這個圓弧頂計算又是個什麽東西啊!

這要怎麽才能學會,怎麽才能在扶余國推廣啊。

受不了。

他失落地穿上皮靴,走出房門,拿起水桶,去茅房放水的同時,順便去熱水房接水。

一出門,冷意撲面而來。

他看著遠方飄雪中一望無際的田野,莫名就有一種放肆在心中湧動:“啊——”

這是他一手開墾的田地,簡直是太美了。

……

遠方,希銀莫名聽到什麽聲音,看了一眼居民區,繼續看手上的統計數據。

“我們來之前,遼東一共有六千多戶,四萬余漢民,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兩萬余戶,十六萬人。”希銀的小弟林鐘期向老大通報著這些年的功績,“其中,有一萬戶是遼東的小支鮮卑部族,還有四千多戶都是扶余、高句麗那邊遷移過來的人口,目前比較緊張是糧食問題,但隨著我們的土地開發,這些問題都不大,尤其是這裏大片沼澤生成的黑土地,肥力非常高。”

“東北這邊,有什麽計劃麽?”希銀淡定問。

“要什麽計劃?”林鐘期有點茫然,“馬上要入冬了,土地都凍得和石頭一樣,沒辦法開墾的,連築房也不太可能,幹的太慢了。”

“那我們是否可以將部分人送去,青州呢,”希銀本能地推了推並不存在的眼鏡,平靜道,“我和青州(山東)天涼通過氣了,他的鹽場和礦山對人口的需求都很大,另外秀兒在兗州也需要大量的人口,在渤海封凍之前,我們可以順著海路送一些去青州,這樣不耽擱人力,也可以實現雙贏。”

“不是不可以,但這樣會不會太那個了點,周扒皮的感覺呢……”

“錯覺,如今我們需要通力合作,我聽說肖妃和肝娘在圖謀荊州和江州,一但南陽盆地和長江中遊的平原落入她們之手,我們的成績就很危險了。”

“這樣好像也對,但……這些人會同意麽?”

“為什麽不,我們有錢。”希銀淡定道,“天涼在青州發現了金礦,需要大量人手,而遼東到山東只隔了三百裏的海路,我出人,天涼出技術,秀兒出管理,我們有什麽理由不贏?”

林鐘期被說服了:“好,我這就去招攬人手。”

“嗯,我還買了三萬斤棉花,很快就會靠岸,你可以用來當籌碼。”希銀很穩健地道。

“老大你太厲害了。”

希銀點點頭,感覺到了勝利的曙光。

團結的美好,那幾個喜歡煽風點火的家夥是不會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