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有心栽花(第2/2頁)

“不然,你想,石勒如今在泗水之東,兗州之地如今荒蕪戰亂,支持不起他的十萬士卒,若再不北上尋糧,便是如洛陽之局,遲早潰敗。”王虎蠢蠢欲動道,“所以,他一定會渡過泗水,向西尋至鄴城,魏郡這邊才有他維持的糧草,沒有第二選擇。”

渡河,一向是部隊最為脆弱之時,那時大軍被河水分割,首尾不能兼顧,尤其是重紮營寨之時,最為空虛,基本上一襲一個準。

“但泗水平緩,沿岸皆可渡,如今能知石勒渡河之地?”段文鴦疑惑問。

“這……”王虎皺眉思考,終是搖頭道,“我要想想,而且此計要刺史同意,否則怕是難行。”

他知道北方有在各地投放探子,但這信息就不必告訴段文鴦了,他需要的是說服刺史同意他計劃,以立功勞,他感覺到了,文官雖好,但限制太多,在這亂世之中,武職才是上位王道。

段文鴦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便不再計較。

-

蒼秀兒暫居陽平郡,兩個小將帶著其它小將,開始掃蕩周圍的小股敵人,既算練兵,也算磨合。

這事還真沒什麽危險,因為聽說北方入駐新平後,周圍的流民帥們就開始帶著部眾徒遷,他們很多本身就是從冀州逃過來的,簡直不知道為什麽北方對人口有那麽重欲望,冀州時就已剿匪為樂,如今到了陽平,居然還是這套。

這些流民帥當然知道去北方至少能混口飯吃,可他們原本是平民,被推舉為首領後,已經享受到權利的美妙,再回去當個庶民,又哪裏受得了?

大股一點的流民帥們紛紛逃向東方南方,一時間北方的恩澤傳誦四方。

邵君因為身為女子,並沒能爭得太多鮮卑騎兵的擁護,他們大多在王虎那邊。

但她沒有在意,或者說本就不報希望。

好在,她父親邵續在當地甚有名望,在知道女兒獨立門戶後,雖然生氣,但這點小氣在知道是投奔了北方刺史蒼秀兒後,變成了一股狂喜。

渤海公手下四將的名聲早就廣傳四方,蒼秀兒助崔淶建立渤海郡,是渤海公手下最為重用的大人物,隨著渤海公占據四州之地後,她的身份、才能,都已經獲得大眾認可,甚至有人覺得,若她獨立門戶,未必不能做出一番如渤海公那樣的基業。

她來兗州後,邵續便覺得兗州平定在望,如今女兒有了這樣的前程,當父親的,支持她,那就是向渤海公示好,這買賣如何也不會虧。

於是,邵君不用招呼,父親就已經給她準備了三千部曲,甚至把她的哥哥邵乂也強行派到她手下聽她差遣,就想自己的兒子也能在蒼秀兒手下受點重用。

邵乂心中的委屈無法言表,只能陪著妹妹在陽平大殺四方,顯示自己的實力。

-

蒼秀兒現在特別忙。

她真沒想到,她收下邵君這一小小行為,會在兗州引發軒然大波。

北方股投奔的人少,是真沒人看好嗎?

才不是呢。

高門大戶不願意,一是對均田之制厭惡抗拒,二是不願從小吏作起,可寒門小戶想入股都想瘋了。

奈何北方對人才的要求評定甚多,還要各種考核,一般人根本進不去。

但現在,蒼秀兒開的這一條縫隙,那就是進入北方勢力的門票,連和北方關系極好的鮮卑部族看到了,都拼命千裏來送,更不要說周圍的寒門小戶們了。

於是,一時間,蒼秀兒都被各種自薦淹沒,忙的吃飯都沒有空閑。

隔壁,劉琨來派的兗州刺史劉演苦不堪言,因為他的手下如今紛紛思量著跳槽,甚至當著他的面,請假說有事要去陽平——啐呀,去陽平還能是什麽事?

為此,他去信給叔父劉琨,要求他想想辦法,最好能讓渤海公將蒼秀兒調回去,否則再這樣下去,自己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劉琨很快收到信件,隨後琢磨了一下自己能不能說服魏瑾。

然後,他嘆息一聲,給侄兒回了信,讓他帶人回晉陽,別在兗州折騰了,那蒼秀兒當初陰死了王浚,你在那裏,怕有危險。若不想回晉陽,不如,你帶人去司州洛陽一帶,那裏的豪強李矩甚有才能,我命你為司州刺吏,你讓李矩當滎陽太守,再起爐灶吧。

寫完信,他喚來自己的內侄盧湛、盧謐、盧詵三人,吩咐他們送信去鄴城給劉演。

吩咐之後,他又頓了頓,擡手寫了幾張薦書,又嘆息一聲:“信送至後,不如便去蒼秀門下,看能否助力她之功業。”

……

這事沒有隱瞞,於是孟嵐在晉陽的探子很快得到消息。

她都驚呆了:“什麽鬼,這石勒還沒打劉演呢,我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