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準備工作(補完)(第2/3頁)

一條快船飛快地梭過細密的江南水道,來到了吳興郡。

孟嵐一行人便在這烏蓬小船上。

沿途還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這種小船,這是許多窮困吳人只能蝸居於小船之上,以運貨漁獵擺渡為生,長年居於潮濕的環境裏,他們身上幾乎都長著不同程度的水癬。

孟嵐好心地下線去尋了醫生在線看診,老中醫開了個簡單的方子,用黛石粉加黃柏、煆石膏、滑石,再用麻油調和,可以治這種皮炎。

這得到了初一崇拜的目光,他珍而重之地把這個方子記下了。

船到吳興後,他們抓緊了時間進行一番采購,把剛剛的記住的藥方,還有吳興已經找到的礦物做成了藥品,然後更再度上船,去到了不遠的錢塘縣。

這一路,並沒有看到多繁華,稻米流脂粟米白是不存在的,如今的錢塘海堤還沒有修起來,所以人們看到天文大潮來時,絕對是賞不了的,反而跑的飛快,哪怕後世有大海堤每年依然有靠得太近被海潮卷走的,更不要說現在了——要等到唐宋朝時期,才能修築那綿延千裏的海堤,它北起江蘇連雲港,南至浙江倉南,是古代不輸給長城的偉大工程。

所以如今的浙滬還不是後世的魚米之鄉,暫時屬於小可憐的貧困帶,尤其是上海那片。

上海周圍平原區大部分都還沒被長江沖出來,剩下的地方,越靠海邊,就越是貧瘠,沒辦法,海貿不行的時候,海邊就只有些破破爛爛的小漁村。

這也是大縣都在山丘裏的原因。

“平原是不怎麽敢住的,就……你可以想想那個女媧補天的大洪水,平原上的大多淹死了,住山丘的就活下來了。”

秦風給她說著南北最大的差異,北方幹旱蝗蟲,南方就是瘟疫洪水。

兩邊遇到了都是困難模式,但北方還能掙紮一下,南方的麻煩遇到了,可就是立刻涼,不帶一點商量的。

“那古代人不也活下來了麽?”孟嵐隨口回復。

“死的多啊,”秦鳳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惆悵,“沈充得到了咱們北方的支持,對我的建議,卻都是選著聽,我說修築海堤、疏通運河、減少地租這些事,他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我說擴大茶園,搜尋茶種,增肥增產,他倒是積極的緊,賺來的錢,都被他拿去結交權貴……”

“那是你說話的方式不對,”孟嵐看他一眼,“你告訴他,如今他依靠的王敦已有不臣之心,將來必反,但其人已經老朽,沒有兩年活頭,一個不好,便會牽連家小,不如給北方當帶路黨,修築海堤只是你離開王敦自保的借口……算了,講了你也說不清楚,等我從海南回來,就幫你搞定他。”

“這都能行?”秦鳳驚了。

“當然可以,司馬家的皇帝又不是白癡,怎麽能一直容忍做傀儡,歷史不都記載了麽,王敦後來叛亂,只是途中病死了,所以失敗,”孟嵐溫柔地拍拍他肩膀,唇角勾起,“人呢,都是有弱點的,為錢為權,為願為情,只要能找到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如果還不行,就從人性裏尋找……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這也太、太那個了一點。”秦鳳想說不擇手段,但還是選擇了委婉,就怕一個不小心,自己成在了她要選擇的“不完美的人”。

“沒有那個這個!”孟嵐非常肯定地道,“這是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

秦鳳啞口無言,只能轉頭,若無其事地看著外邊晴郎的天空。

……

很快,他們到了船塢處。

吳興的大船塢建立在錢塘江的岸邊,遠遠看去,左邊的大平原上沒有什麽大一點的樹,多是灌木,濕地,而右邊,依山而建一片青磚瓦房,房屋修成一個U字形,中間便簇擁著一個巨大的露天船塢。

秦鳳終於可以秀秀自己的成就。

“這裏非常適合建地港口,我們用的後來的杭州港區,這裏有一條運河,用的是山陰河的故道,是前些年晉惠帝時修的灌溉渠,可以直接從錢塘江到寧波港那邊。”秦鳳帶著靜*孟嵐*深來到船塢,“你來得正好,我們有一新船正要下水。”

足有四十米長的巨大船支,露天在外,風帆未張,在一個巨大而狹窄的凹地中,下方裝有滾木,滾木又被用泥土固定住。

“我們結合現代造出的三桅帆船,已經有很多都用在北上渤海港的貿易裏了,但是產能還是不夠,老船工太少,而且他們非常忌諱被學到手藝,我重金買通了幾個,但木匠這行業,需要時間。”秦鳳嫉妒中又帶著幾絲嘆息,“實業真難啊,比不得你們這些大佬縱橫捭闔,動不動就是第一第二,難怪古代謀士吃香呢,空手套白狼多容易啊……”

孟嵐白了他一眼:“少廢話,你組不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