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胸有成竹(第2/2頁)

於是硝煙瞬起,雲玩家們紛紛提供各種話術,而玩家們,則推舉出了傳銷、不,是宣傳大神,孟嵐姑娘。

聯合王二,正在北方挖礦順便搞醫學院的孟嵐當然不吃素的,她立刻派出了手下在讀的二百多位醫生,每人都有十個護衛護送,前去各地義診。

庶民幸苦勞作,大多都有大小毛病,只是無門路問醫罷了,如今天降神醫,豈有不感恩之理?

醫生們一邊宣傳洗手與沸水可以治許多病,一邊的向他們普及,“信女神,得永生”——這個宣傳語被很快斃掉了,換成了誇女神救世的歌——當然,這又很快被斃掉了,最後換成了順口溜,什麽“張大兄,李大嫂,渤海公來大家好”“青青草、河邊冒,天有女,降今朝”“神仙得者女初成,駕龍升天入太清,時下幽州入薊城,繼世而往在我盈”……

反正網友最近出不了門,閑得發慌,正好來編各種順口溜,好記又好唱,深奧的簡樸的都沒有問題。

當然,把周圍的士族順便黑一黑也是沒問題的,反正他們也不白,遍點小歌唱唱,還更受歡迎。

幽州士族哪見過這種操作,風評被害,全然不是對手。

當然,也有不甘心的士族,比如在六月底時,暫時在魏瑾治下廣平郡有兩名叫“遊綸、張豺”的兩名鄉人有世族支持,擁有數萬兵眾,被推舉出來保守苑鄉,不但拒絕向幽州交稅,還掠劫了來往上黨的商隊。

魏瑾當然也不會和他們客氣,讓附近的上黨騎兵一萬人過去,一波帶走,誅除首惡,再拔出蘿蔔帶出泥,將參與掠劫銷贓的士族也一起誅殺,以正法度。

這之後,幽州士族逼逼的聲音瞬間小了下去。

一部份士族蟄伏下來,但還有一部分並不認輸,反而想了辦法,他們開始從各個作坊撤資。

魏瑾別的沒有,錢很多,凡是來撤的,都通通買了下來。

很多玩家其實想自己贖回,但看女神都幫忙了,便打消了心思,反正是遊戲內的商業,所有權是自己還是女神,那不重要。

魏瑾則在打壓了士族後,開始處理起了幽冀一帶的產能過剩和交通不便的問題。

“鋼軌每米約八十七斤,兩條就是一百七十四斤,修一條津港到薊縣的鐵路哪怕算直線,也要三百裏,光是單向軌用鐵就是兩千六百一十萬斤,也就是十三萬噸,還不說中間的路基和枕木,這可不是上黨那個五公裏不到的短軌,光是中間三百裏軌道,若無人看守,士族一晚上能扒走十裏你信不信?”單謙之數據張口就來。

好吧,在沒有徹底穩定幽州之前,修鐵路不現實,且如今津港和薊縣之間有灅水,航運並沒有太大問題。

“我倒是想讓他們多做些鐵件,奈何沒有蒸氣鍛壓機,光是工匠來做鐵器太慢了。”魏瑾有些無奈,但很快,她又微笑起來,“雖然長距離鐵路不現實,但是可以有礦山鐵道啊,距離短,效率高,還有港口的貨道,相信他們都是願意用的。”

這種五公裏十公裏的短軌,就當是給工人積累經驗了,而且耗費的鐵料也不少。

要知道以現在一爐鐵可以出兩千件農具的產量,幽州農具市場已經開始飽和,鐵鍋之類的器具,是需要工匠來做的,至於機械,初級蒸氣機倒是有,但太笨重,效率低,通常放在的礦山裏抽水用,所以對新的市場非常迫切了。

市場,就在如今士族的漸漸釋放的奴仆,還有幽州各郡貧乏的自耕農手中。

等他們有錢了,市場就能活過來,但時間有點短,如今有發點余錢的人,多是買糧,尚且不敢太急著買日用品,最多也是添件衣服,刀具。

那麽,只有一個辦法了。

魏瑾摸摸下巴,低聲道:“注一波水吧。”

單謙之略困惑。

“剛剛我看了看,今年春耕被這些玩家影響,夏糧的收成雖然比去年有所增長,但比正常水平,要少14%左右。”

單謙之點頭,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減少數字了。

“把官府的糧食收購價格翻倍,”魏瑾摸了摸文書,肯定道,“另外,讓鋼坊,多鑄點錢。”

如今北方只是收了商品的增值稅而已,做為可以轉嫁給消費者的間接稅,這點稅並不高,加上那些成天喊著商品落滯銷,幫幫我們的玩家們,也只是因為生產過多而積壓,只要庶民身上有錢,便可以很快促進消費。

今年的稅也可以降降,一加一減間,藏富於民。

等那些玩家感覺到暴富的美好,才會更努力為她工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