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努力拼搏(第2/4頁)

因著這裏離薊縣並不遠,北方戰亂之後,華北對牛馬的渴求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加上曲犁的推廣,大量的農民都強烈需求一頭牛,或者是騾馬。

只要有那麽一頭牛,家裏就能多出幾個勞力,多出來的勞力,就可以加上“北方渤海”商會,他們家的活特別多,而且不像當初的王浚那樣,幹活沒錢不說,還得自包路費夥食,如今的勞役,那都是有錢賺,有飯吃,甚至還會得些手套布鞋之物,被他們稱為“勞保用品”。

如今,這些農人對參加的北方勞役超有熱情的,甚至每個村招人時,玩家可以像大學招聘會的面試官一樣,在其中挑挑撿撿一番,選中一個就能讓人開心半個月。

有的一家人幹上一個月,賺到的錢就能買一頭小牛犢,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的想事情。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肖妃在搞的南口鎮大市場,打著“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牌子,開始在這裏大肆傾銷。

這兩年她可沒在草原上只顧著刷年輕人好感度,而是升級了牧場,開始了牛馬的圈養。

她教會了鮮卑部族們每天早晚兩次清理牛圈,衛生直接關系到牛馬生長和防病的作用。

同時,她告訴牧民們要注意牧草的好壞,牧草都是在下午收割以免沾太多露水導致腐壞,牲口的飲用的水一定要過濾,冬季盡量給飲溫水等細節注意。

還有牲口注意密度和隔離,一但發現有病,立刻就要選出來,絕對不能輕視等等……

這些細節能大大地提高牛馬的成活率與出欄速度,很多部落不遠千裏過來求取真經,把她的威望刷了又刷,加上和畜牧配套的深加工產業,她治下那些原本朝不保夕的牧民們生活水平爆發,已經開始突破溫飽,向小康邁進了。

這種情況下,按女神的要求,把牛羊趕過來賣,是事嗎?

完全不是好吧!

如今的草原上,肖姑娘說的,那就是對的,誰敢說不對,先問問那些鮮卑人的彎刀答不答應!

-

而將畫面向東拖曳,兩名玩家在經過一個月艱苦跋涉,來到了遼東半島。

遼東屬於平州管轄,平州一共有五個郡,不但遼東、還有大半個朝鮮半島的統治權,後來平州被撤銷,其地都屬於幽州,也就是說,如今從道義上來說,這裏的土地都歸魏瑾所有。

但是吧,這年頭,晉朝的詔令大家都是選著聽的,遼東本地的郡守,肯定不會輕易地把屁股挪開,為防止遼東生亂,魏瑾就沒有輕易動遼東各地的郡守。

如今遼東的最高軍事領導,是李臻,就是對王浚約定匡扶晉室,結果發現對方人設崩塌後,立刻脫粉回踩那位,他在遼東經營多年,在夷族中素有威望,王浚一死,他在遼東便一家獨大,不過他還是忠心的晉粉,給魏瑾來的信件時,問的都是“你對現在的局面怎麽看?”“你可以立一位新帝我來支持你啊!”“你說我該怎麽辦?”之類的試探。

魏瑾的回復是我不想惹這麻煩,也不會不強迫吳王父子,誰能做通他們工作,我也不會阻止。

這種淡定的態度反而讓李臻放心下來,甚至開始向幽州理所當然地討要起糧草來——之前王浚就是想用糧草來控制他,才讓他和對方交惡的。

魏瑾清楚他的作用,沒有什麽話,直接給他撥去了供數萬士卒半年的糧食。

遼東是幽州東邊的門戶,歷史上,李臻是輸給了王浚,身死族滅,之後東夷人攻占了遼東所有的郡縣,殺死士人百姓,連遼東都被高句麗占據了三百多年,楊廣收復遼東時被打得鼻青臉腫,到李治武則天才收復,以至於思密達們在編寫韓國歷史時,把這個小國大吹特吹,把它在歷史書上的疆域劃到了華北去。

這種事情必然是不能發生的,所以和糧草一起過去的,還有兩名玩家。

不過來到襄平時,林鐘期的表情明顯是失望的。

“這城真小,”這個話嘮看著那依山而建的城池,抓了抓腦袋,“這看起來就是個城堡呀,還沒有故宮大吧?還有這邊的河谷都沒有開發啊,遼河下邊都是一片大灘塗,這搞開發怕是難哦,大佬我覺得咱們現在回渤海那圈還來得及,要不然走吧……”

希銀白了他一眼,默默地拿著魏瑾給他的推薦文書進了城。

這狹小的城市更像是個塢堡,街道狹小,氣味逼人,房屋大多老舊腐朽,街上的貧民乞討者甚多,和段氏鮮卑那靠著海港略有盈余的遼西比起來,遼東這邊,說是貧困山區,一點也不為過。

希銀沒有耽擱,直接去求見了如今的遼東之主,李臻。

這位老頭也六十出頭,須發皆白,面色嚴肅,身著戎裝,在看完魏瑾遞來的文書後,咪著眼打量了他一番。

“渤海公命吾為遼東太守,薦你為吾叢事,”他沉吟了一會,才緩緩道,“老夫不通政事,但遼東諸夷,復雜無比,你先熟悉文書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