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變與不變(第3/4頁)

遊戲大作《刺客信條》把基督教聖殿騎士團黑成那個樣子,也沒見歐美玩家不玩啊?

現實和歷史,人家分得清楚。

-

-

不起現代社會的風起雲湧,遊戲裏,公元309年的晉朝依然是內憂外患的一年。

不僅僅是前所未有的大旱災,還有前所未有的兵禍。

上黨雖然接盡全力應對這場大災,然而到五月份的小麥收割時,上黨的產糧量還是驟然減少了百分之三十,這還是沒有算周圍郡縣的受災情況。

晉朝的軍隊依然比大海還水,徐策的手下敗將劉聰帶著幾百殘兵,依然從黃河邊,從河內一路沖回河東,回到老家,順便把沿途郡縣掠劫了一遍。

東邊的叛賊王彌已經不滿足在河北河南混日子,開始向黃河以南的淮河一帶遨遊。

他的大軍如蝗蟲一樣,速度極快飄忽不定,更重要的是,因為大旱,中原之地幾乎沒有吃食可以搶,淮南一地至於目前沒有太多兵禍,糧草更多,更能讓他們這只“飛豹”軍有多的戰略空間。

可是王彌這樣爽了,洛陽就不爽了。

如今的淮河、長江、黃河是有鴻溝這條大運河聯通的,這條建於戰國時期的運河如今還沒有被廢棄,周圍還有依靠運河衍生的大片良田,南方的糧草稅收可以從這邊運來,北方的貨物也可以去到南方。

在北方戰禍連綿,糜爛不堪的情況下,洛陽的王公貴族們還可以過著吹牛嗑藥的日子,全是依靠鴻溝的水運。

王彌在鴻溝沿岸劫掠的行為,讓洛陽本就緊張的糧食開始更加緊張,一時間,糧價飛漲到讓普通人難以接受的程度。

洛陽這個帝國中樞,幾乎被扼住了要害,開始肉眼可見的虛弱起來。

對上黨來說,更麻煩的事情是,南方的商隊開始減少。

天下大亂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士族並不是傻的,奢侈品雖然需要,但糧食才是他們的根基。

好在上黨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大肆存糧,目前糧食安全基本能保證,當商業不興時,還可以繼續搞基建啊。

魏瑾將目光轉移向北方,準備修繕上黨和晉陽之間的道路。

她需要加強和鮮卑聯系,將上黨、晉陽、鮮卑之間打造成利益共同體,用晉陽的土地、鮮卑的戰力、和上黨的財富在這亂世之中打穩自己的基本盤。

而這其中需要解決的是如今的並州刺史劉琨。

這位爺的忠心和為國為民是天地可鑒的,就是典型的才華跟不上雄心,更明白一點就是眼高手低。

這次匈奴攻洛陽,他就不止一次地讓上黨出兵救援,聽說這位音樂家最近還沉迷了一個特別懂音樂的小鮮肉,而這個叫徐潤的本地音樂家還特別喜歡給他吹讒言,說上黨魏瑾想要擁兵自立——雖然他並沒有說錯。

好在這個問題不難解決。

魏瑾親自動筆,寫出一封言辭懇切的文書,先是回顧了一番當年張華家和劉琨家的交情,然後想起了這些年天下大亂的心酸,再提起上黨建設的不易,聊起劉琨在並州支撐的艱難,然後便提起了上黨穩固洛陽就安全的理由。

兩人書信來往,在一番書信版的訴苦大會後,本來就很浪滿主義的劉琨被張懷瑾對天下的憂思感動了,尤其是很多信中很多思想簡直直指要害,說中自己的心底話,他願意全力支持,和你一起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關系搞好後,修路也好,在晉陽推行漚肥深耕也好,劉琨幾乎都是全力支持,至於那個吹讒言的徐潤嘛,劉琨只能嘆息音樂上的知音實在是不通國事,他那些與音樂無關的話,還是不要放心上的好。

想明白這一點,事情就很容易了,劉琨迷上了這種交筆友的感覺,幾乎每兩天都要書信過來。

魏瑾並不覺得麻煩。

因為……

“孟嵐,你的信。”魏瑾打開了廢話巨多的書信,隨便看了重點內容後,就交給了宣傳長。

孟嵐姑娘微微皺眉,拿過信件,認真閱讀了一會後,略一沉思,提筆就是一封洗腦長信。

然後她將寫好的回信遞給單秘書。

單秘書看了兩眼,提筆仿著魏瑾的字,把孟嵐的回信翻譯成了文言文,然後給魏瑾說了回信的內容重點,確定沒什麽問題後,便放封好,準備投遞回去。

同時又給孟姑娘加了不菲的貢獻點。

她忙得很呢,可沒有時間天天跟劉琨交朋友。

……

另外一邊,徐策看著本月結算日子的臨近,感覺越來越緊張了。

按理,肖曉看到是自己拿第一,應該是沒有什麽意見的,她其實並不是多爭強好勝的人,反正自己拿和她拿都是一樣爛在鍋裏的。

嚴江也沒什麽大問題,他太遠了。

孟嵐目前漲得有,但和自己還是有點拒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