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將就學習(第3/3頁)

打退匈奴後,整個上黨似乎都安靜下來,回歸了平靜的生活。

唯一有點變化的就是原本給草原用的爐子如今供不應求,很多農人也在家裏添了一個,北方那些沒有炕的家庭對這東西表現出了強烈需求,成為新的拳頭產品。

可是上黨之外,並不平靜,甚至更亂了,又開始有大量流民從太行山陘湧入上黨。

大將軍苟晞把王彌打得跑到海上去了,本來覺得自己應該升官發財當贏家,卻遭到當頭一棒,被東海王貶到山東。

他心態一下炸了,成為一名酷吏,行法嚴苛,動轍殺人,稍微有點有流民、賊寇有點關系的家族,甚至都不查清楚,就被屠殺,山東半島血流成河,大家怨聲載道,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屠伯”。

這個時候,一位黃河邊的郡守被流民挾迫,造了反,領著五六萬人沿黃河劫掠,有威逼洛陽之勢,東海王又讓苟晞去平叛。

苟晞讓弟弟留守山東,自己鎮壓民亂,結果他弟弟殺起人來比他還厲害,山東人恨恨地說“小苟酷於大苟”,這個時候,原本已經被攆去當海盜的賊寇王彌覺得機會來了,又回到好客的山東老家,和山東本地人眉來眼去,招新丁,攬舊部。

很多人被苟家兄弟殺怕了,覺得在他們手下討生活太TM難了,於是紛紛投入王彌麾下。

苟家弟弟殺人超厲害,打仗卻不咋的,於是,等苟晞大哥平定叛亂回來時,王彌又拉起數萬的軍隊,和他公然叫板了。

苟晞沒辦法,只能繼續和王彌打,但王彌卻已經學乖了,他不和大將軍打,只沿途搶掠,搶完就跑,每次眼看就要追到王彌了,王彌就泡出青州範圍,沒有東海王手令,苟晞不能去別的州,否則會被視為想搶地盤,於是只能幹瞪眼,而很他退兵,王彌就又回來。

大將軍跟在後邊吃灰,心態越發爆炸。

就這樣,在上黨抵抗匈奴時,王彌已經輾轉青、徐、兗、豫四州,從北京到黃河南邊,從山東的海邊到太行山,都是王彌的舞台,而最能鎮壓王彌的東海王擔心上黨打不過匈奴,怕匈奴渡過黃河威逼洛陽,無視了這波流民。

上黨的玩家們看到這些騷操作,都覺得司馬家的腦了肯定都是被司馬懿那三個透支幹凈了。

不然怎麽敢這麽玩?

就這樣,河北的王彌中原擾得幾無寧日。

乞活軍挑揀了大量青壯後,把一些老幼幹脆地送去了上黨。

大量流民沒有技能,魏瑾思考一番後,下令調來一些老師傅,辦家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