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搶占先機(第2/2頁)

撿來的雜草被丟在自家的肥坑裏,和著其它東西一起發酵,甚至有人已經專們組隊,去山嶺裏扒拉落葉腐土,放在坑裏做肥。

這大規模的場面已經不知有多久沒在上黨見過了,南方的泫氏縣、北方的武鄉等地也有不少人慕名而來,想要加入潞城。

魏瑾的要求是加入可以,但他們會被以家庭為單位打散安置,能接受的就可以留下。

這讓不少想在魏郡守手下建功立業混飯吃的流民帥打了退堂鼓,但也有不少討生活的流民隊伍們留下來,等到夏播結束時,統計戶籍,他們已經有了近兩萬人。

上黨盆地的三分之二都已經入後,目前缺的一塊,是潞城南方的壺關縣。

壺關是扼守太行陘的險要關口,山路險峻,目前還是晉人鎮守,魏瑾知道自己這個名義上的郡守指揮不動那邊的守將,索性沒有理會他們,專心耕作。

到七月時,又有朝廷的消息傳來,晉帝司馬衷任命東海王輔政,這代表著一共十六年的八王之亂終於平定,東海王成為最大的贏家。

知道這事後,並州之主司馬騰又是一月三五次的去信“大兄救我。”

終於,在九月,司馬騰為東燕王,而一名叫劉琨的官員被東海王任命為並州刺史、護匈奴中郎將。

這可不是美差,尤其是那個“護匈奴中郎將”——這是當年匈奴內附漢朝時留下的官職,用來統領保護匈奴的,在匈奴已經建國的如今,簡直就是對劉琨一種不堪重負的厚愛。

這也意味著,魏瑾的頂頭上司很快就會換人。

但她知道這個人來當領導時,是很不得勁的。

劉琨她認識,這人是中山靖王的嫡脈,不是劉備皇叔逢人就強調“我是中山靖王之後”那種,他不需要強調,就人人知曉,因為出生好,所以一直在晉朝混得不錯。

當年是跟在的賈皇後身邊的一派人,和石崇關系特別鐵,一夥人自稱“金谷二十四友”。

那時她家也是賈後一黨,劉琨等人沒事還喜歡叫她父親一起聚會嗑藥,而賈後倒台,她家出事後,這群二十四友大部分墻頭草一樣倒到殺賈後的趙王手下辦事,沒有一點猶豫的過程。

後來趙王股倒,他就立刻投了打敗趙王的齊王股,由於他出生名門,齊王沒為難他,給他官當。

結果一年不到,齊王又掛了,他跳槽去了齊王對家範陽王手下當將領。

然後兩年不到,範陽王暴斃了,他又去了東海王治下。

而現在,他要來並州了。

這家夥簡直像天生帶衰一樣,去哪家哪家倒黴,立場就是沒有立場,因為他很容易就飄到其它陣營去了。

更討厭的是,這家夥認識她。

沒辦法,誰讓她有個從小就喜歡吹噓顯擺她的父親呢——名士們除了喜歡談玄,秀晚輩也是常規操作,偶爾嗑藥上頭,還可以從互秀裏牽個紅線,加個親戚什麽的。

不過也沒什麽,趙王都倒台快六年了,她家族早就平反,弟弟也承襲了家族爵位,她沒去認親,只是不想回想當年那一路的坎坷絕望罷了。

不過早晚面對的,也無所謂了。

……

夜深人靜時,靜深姑娘在舉著燭火,在燈下仔細看著地圖。

屯留占領了,如今上黨可以向北與東擴展,東邊是黎城,是太行陘東出的重要關口,一定不能少的控制範圍,而屯留北邊,是沁縣,這是上黨北出唯一的路徑,重要性更在東路之上。

畢竟匈奴人就在北邊,東邊亂是亂,但還是晉朝的領地,不會輕易來找潞城。

所以,下一步,沁縣。

她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滿意地去床上睡覺,然後切出遊戲去查歷史資料了。

過了好一會,有人悄悄的撐開窗子,抽走地圖,又很快放回桌上。

竊竊私語從窗下傳來。

“走走,這次可不能再讓肝娘搶先了。”

“沁縣對吧,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