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學習第一(第2/3頁)

“至於流民兵,那是打一場,便要散去十之六七,然後再重新招聚,你們有強兵重甲,還能凝聚士氣,僅此一道,便已經是精兵強將了。”

古代的戰鬥除非是百戰的精銳,否則都是一個德性,傷亡超過四分之一才失去建制的都算精兵,更不用說幾十年後那場出名的淝水之戰,東晉只有十萬人打敗北方七十萬大軍,那就是士氣崩塌的後果。

“那麽清點戰場,還有……”魏瑾略一思索,“把其它幾家的家主,請來赴宴,就以我感謝他們此次送糧之恩的名義。”

“他們不會來吧?”南華好奇地問。

魏瑾笑了笑:“文的不來,可以來武的啊?”

眾玩家恍然大悟,一人道:“對哦,這些二狗子賣我們的那麽快,也該付出代價了。”

於是浩浩蕩蕩,點兵出鎮。

那楊氏家的塢堡都只有不到百人的士卒,大門緊閉,無論如此相請都不開門,罵著也和死了一樣沒反應。

玩家們不想硬攻,只用炸藥炸開了墻,卻還是沒找到這些人家,花費好幾天翻箱倒櫃,才找到了塢堡必有的地道和藏兵洞,可惜這些人早就通過地道跑了。

於是只能遺憾地收了他們的地和糧,還有布匹,做為他們這次的賠償了。

當去第二家時,對方就很恭敬地來了一位中年人,身著素服,表示同意去赴約,只求諸位壯士不要牽連妻兒後人雲雲。

玩家們表示我們也不是匪類,你這麽明白,就和我們走吧,於是帶走這位家主,一群兒孫們在後邊哭天嗆地,聽得人頭皮發麻。

第三家和第四家很快得知消息,於是果斷讓家主前去赴約。

一番恭維後,魏瑾也知道了原由,和她所料大至相同,只不過除了鐵器誘人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大收流民,勢力膨脹,讓四家起了危機之心,所以才勾結公師藩,想趁機解決她。

魏瑾沒有殺他們,而是讓他們送些人質過來參與衛氏塢堡的勞動教育,其它人繼續種田種地,別給她添亂就好——她需要平穩地接手潞城,安插心腹,清點土地,收攏流民,這些人深耕潞城多年,都還有用。

……

這些事過後,衛塢又風平浪靜,仿佛什麽事也沒發生過。

而隨後,玩家中又竄幾位風雲人物。

村口新修的房間寬敞明亮,白天有很多少年在這裏讀書寫字——在經過一個冬天的實驗後,堡裏終於造出了便宜好用的紙,雕版印了兩套啟蒙書,一套語文一套數學。

語文是課文是一些戰國到魏晉時的成語故事,數學當然就加減運算。

編書的玩家是一位姓葛陌,是某某小學的高級教師,他找魏瑾一番揚揚灑灑地闡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成功說服了魏瑾建個學堂,給願意學習的人一個機會。

魏瑾欣然應允,她要擴大土地,可不能指望那些世家來治國,誠然他們大多文化水平很高,但管理水平極差,做起事來一個比一個不靠譜卻身居高位,只知追求個性,視實幹為庸俗,貪汙享樂倒是一等一的,而且做事只為自己家族為先。

至於玩家們,一是人少,二是靠譜的人更少。

她開設了教育日常任務,讓有興趣的玩家幫助教學。

學堂的開設引起轟動,而學生年齡則在12-40間的正態分布,沒辦法,太老或者太小,都是當不了流民的,他們通常都已經死在路上。

不過這風潮也就一會時間,大多數人聽了個熱鬧,就被枯燥的學習勸退了,留下來的都是智商合格,且性格堅定的人。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我們今天就學到這裏。”小講堂裏,學校又是人滿為患的一晚,南華今天的日常是當老師,她用粉筆在木板上寫了字,發了每人一張紙,讓回去把今天教的內容默寫下來。

筆是學生自己做的木炭筆,魏瑾沒有讓學習們練毛筆字的興趣,她要解決的事情很多,墨水排不上號。

南華正要離開,就聽旁邊有學生問:“先生,這個字我忘記怎麽念了,能再說一下嗎?”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這個字叫兔。”南華看著這整潔又被翻得有些舊的書本,在兔字上面畫了兔示意,微笑道,“還沒恭喜你呢,匍勒,這次小考你又是第一名。”

青年笑了笑,有些靦腆。

“早點回去吧,別著涼了,前些日子你著涼還去上工,生生熬成肺炎,”南華對這個勤快又認真的青年還是很有好感的,“王二的藥有負作用的,另以為有神醫就能亂來。”

匍勒點點頭,看著火盆的木柴還有長長的一截,繼續認真學習。

他是胡人,又是奴隸,從未想過還會有學習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

過了一會,他猛然擡頭,對了,今天晚上還有靜深姑娘的講課,她凝聚軍心甚是厲害,需得去學。